第50部分(第2/4 頁)
珞書聽她這話,想到這丫頭正值春心萌動的時候。於是,趕緊說道:“哪有,我們家宛宛懂得可多了,只是這種生僻的不知道而已!”
說完珞書悲劇的發現,不解釋還好,一解釋似乎更亂了,因為宛宛臉又更青了些。
“額……”珞書尷尬且無助了。
一旁的香晟見狀,趕緊開口說道:“清宛姑娘之前認水的時候不就比我們厲害嗎?哪裡會什麼都不懂?至少是不懂這些而已!”
聽他這麼說,宛宛略帶羞澀的問道:“真的嗎?”
珞書趕緊點頭肯定道:“當然了,當然了。”
於是,這麼一場小波瀾就在起風浪之前平息了。過了會兒,珞書走到寒衣身邊,朝他勾勾手指,示意他湊過耳朵來。含義見狀俯身湊過去,珞書悄聲對他說:“你要做好準備哦,你這妹妹動心咯!”說完悠閒的走了。
對寒衣提醒完,珞書便自己往會場走去,隨便走到一處,便見那人在用滾燙的開水湯熱茶盞。想著這估計就是為香晟之前說的那個調膏做準備吧!便不打擾,繼續往前走,往前走過兩處,那人就已開始點茶了。珞書見此不禁停下腳步來,想要看看,這可是極為重要的,想知道這人能否成功,就看著一下。也就是說,這可是最精彩的了,珞書也不管怎麼這麼快就到了這一環節,只管駐足停下觀看。
說起來,這點茶實際上就是倒水,在茶盞中注入開水,同時,需要“擊拂”,擊拂其實就是煎茶中的“攪”,不過比攪要更為精細一些。面前這人用的就是一種特製的“茶筅”,看起來倒像是用老竹製作而成的,用這旋轉著擊打和拂動茶盞裡的茶湯。珞書看到,他主要是一手倒水,一手持茶拂攪動茶膏。本來已開始還好好的,沒什麼大問題,可漸漸的就出問題了。他這樣兩手開動,很容易會導致兩手用力不均,無法控制好拿著茶筅的那隻手的力度。果不其然,他手持茶筅那手漸現無力,就導致拂擊無力,無法擊透,茶湯沒有出現泛花的效果。
“唉……”那人自己也發現了,頓時嘆了口氣,感覺無奈。
珞書見他如此挫敗便想著安慰他一下,結果那人的隨從看見珞書來了,就說道:“公子,這不是那個什麼蘇珞公子嘛,聽說他很厲害,要不要他給咱點一個示範一下吧?”
他說那話時,剛巧整個大廳裡突然安靜了下來,就聽見“茲茲”火苗濺燒的聲音。他一說出這話,珞書就感覺脊背上涼颼颼的。那些人都聽到了?都看著她?
“蘇公子,點一個吧,讓我們見識見識吧!”有人說道。
“就是,蘇公子的學識我們都佩服,只是不知道真正上場來怎麼樣,莫不是空殼子吧,都是茶渣渣吧?”旁人附和道。
香晟看他們像是有意刁難珞書,便想出馬幫她,方葉子拉住自己外孫:“別急呀,萬一這小子有點真才實學呢!我可很相信他的!”
一旁的宛宛倒是很擔心:“公子行嗎?”
寒衣淡淡的說道:“行不行的,公子自己有數的。”
珞書見狀,看了看四周,看到有一處正好適合,便不多說什麼,走過去問道:“借你地方一用可好?”
眾人見他一去,去的便是那處已將末茶烤炙完畢,接下來就是煎茶。只見珞書很淡定的將水放入容器中燒開。等到“沸如魚目,微有聲”時,也就是第一沸時,她隨即加入適量的鹽來調味。而到了“緣邊如湧泉連珠”,即第二沸時,只見她舀出一瓢開水,用竹夾在燒水容器中攪動,形成水渦,使水的沸度均勻。然後用量茶小杓,量取適量茶末,投入水渦的中心,再加以攪動。等到茶湯“勢若奔濤濺沫”的第三沸時,她就將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去,使開水停沸,眾人只見到出現了許多沫餑。就衝這一點來看,這茶裡有這麼多的沫餑就已是勝了,等到湯花漸漸漂浮起來,悠悠的茶香就開始四處流竄了,霎時,一廳子似乎都被這茶香圍繞了。
珞書見自己想要的效果已經出來了,嘴角微微一扯,手頭動作也不停,接著,她便開始真正的點茶。嘿嘿,你們這些老人家們,讓你們見識一下,我從我們歷史中的宋徽宗那學來的高技術點茶法!
珞書邊回想著當時外公給自己解讀時說的話,邊繼續手頭的動作。
外公說:“囡囡,宋徽宗曾經說的是量茶受湯,調和融膠,環注盞畔,勿視侵茶,所以,在調膏時要根據煎好的茶水來調。調的時候呢,要勢不欲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
珞書手上邊動作著,嘴裡不禁念出外公接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