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3/4 頁)
二版本之 火燒榮壽宮 二
他一如往前,沒有以
朕
自稱,我卻沒有順著他的意思說
我。
口口聲聲皇上臣妾,血海深仇是一定要報的,可是我不想讓他為難。
他抽回手,冷冷的笑,
朕原本想著,待靖海王之事一了,那老賤婦縱然不死也是一個幽閉的結果,如今這把火既放了,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我做下了這樣大的事,何嘗不是抱了必死的心。靖海王若順利除掉,自然可以將這把話算到他頭上,若除不掉的話,我就以身赴死,將所有的罪責全都坦然承擔下來,再不讓英宏為難。
此時聽了英宏的話,我心裡一暖。他對我果然是好,好到不論我做了什麼。他都無條件的包容。
宮妃不得干政,宏,待這場戰事過後。我定嚴格約束自己,讓自己做一個賢良淑德明白事理的女子,絕不會讓您對我的寵愛,變成禍亂您朝政的紅顏禍水。
我感激的看著他,他伸出手來握住我的,篤定而有力,火光廝殺聲中,他向我微微的笑,我也笑。眼裡卻有大滴的水意下來。
這一剎,分明就是天荒地老!
幸好我及時的趕赴城頭,宮中的大火著實令兵將們有些心亂的,英宏一面命人傳話,道宮中火勢乃是叛賊靖海王留在宮中的奸細所為,如今已經得到控制;一面命王文華趕緊回宮,維持宮中局面。
王文華領命而去,城頭上亦恢復了士氣,然而縱是如此,在我留心去看時,依舊被眼前的景象嚇得聲噎氣堵,說不出話來,就見刀劍揮舞中,處處都是飛濺的鮮血,處處都是慘烈的呼號,有攀著雲梯強行攻城的敵軍的,有我方拼死奮勇的軍士的,這一刻還在揮舞著胳膊砍著人,下一刻就已經成了死屍一具,生和死在此時,不過是眨一眨眼睛的事。
我越看越驚,英宏卻是不慌不急,彷彿眼前濺起的並非是血,而是春日風起時的桃花朵朵,他道,叛軍已見敗像,又等不到援軍,逃跑的退路又已被朕的大軍截住,他們自己已經開始亂了,說到這兒,他一聲冷笑,哼哼,靖海王,你只道有太后撐著你,到時抓著朕的把柄你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發兵謀反,卻想不到卻被朕在你的釜底抽了薪,哈哈哈……
釜底抽薪?
我不明白什麼意思,忍不住問了一句。
他點頭,
是的,釜底抽薪。
原來,英宏早就對手握重兵,心懷不軌的靖海王心生忌憚了,在太后利用手中英宏的把柄威脅他赦了國舅府後,他更加下決心要除掉靖海王,從那時起,他一面強忍著太后對他的脅迫,包括迫於太后淫威而將我禁在流雲殿等等,一邊在暗中部署安排,命心腹忠臣一步一步將靖海王手下的軍隊在背後策反招安,待靖海王麾下的兵力一點一點消弭薄弱後,再慢慢的將他向英宏安排好的套子裡引去。
而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的成功,還要歸功於太后和國舅府,在靖海王的眼裡,太后和皇帝的衝突只是因為,皇帝寵幸的妃子不是周家的人,周家的權勢利益眼看著就沒落了,太后找他合作,無非是要借他來逼著皇帝殺死自己寵愛的妃子而已。
他心裡其實清楚,太后壓根兒不會讓他真的將皇帝怎麼樣,在靖海王的心裡,皇帝可是太后的親生兒子,太后再怎麼和皇帝賭氣,也是不可能讓人真的去動搖自己兒子的皇位的。
可是知道歸知道,這對於他靖海王而已,又何嘗不是一個機會,你母子鬥氣只管鬥氣,想平白的拿我來當你們的棋子,卻是打錯了算盤。
任何一個朝代的法規中,手握重兵的王侯都是皆是無詔不得進京,太后的懿旨雖比不得皇帝的聖旨,可到底也是回京有名了,不是嗎?
想到這裡,靖海王在心裡一陣冷笑,老太婆。只要本王進了京,接下來的事,可就由不得你了。
他終於如願的進了京,皇帝好像也確實因此被太后壓制住了,寵慣後宮的皇貴妃如太后所願被禁,周家的女兒也如太后所願封妃,接下來只待風調雨順,物順人和,一朝先皇后的大喪期滿,周家的女兒就會順利的登上後位。
很好,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美滿,可是,他們忘了他靖海王還在京中。
周家本就是囂張跋扈慣了的人,朝中憑他是誰,全不在眼裡,縱然前些日子差點滿門抄斬,因著太后相幫,依舊安然無恙,照樣榮耀朝堂,若說之前還有些怕的地方,這會子,周家人的心裡卻是半點也不怕了。
老姑奶奶是太后,姑娘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