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待訊號。
於是隔日凌晨,渾夷軍還在夢中,崗哨也最睏乏之際,竄天的訊號響起時,孟華州如從天而降般忽然出現,孟昭離同時從林中帶兵衝出,打的渾夷軍措手不及。
渾夷大將耶律合部萬想不到有晁國太子做人質這孟華州還敢進攻,又見對方還有援兵,本來被久攻不下參城就消磨太多的鬥志更少了。
而這邊孟華州和孟昭離衝在最前,帶頭殺敵。
孟華州身經百戰身先士卒,守城多日等待多日,憋在心中的那一口怨氣全都發洩在敵軍身上,勢不可擋。
孟昭離初出茅廬青出於藍,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現終能與老父相聚哪怕立死於渾夷刀下他也,無所畏懼。
作者有話要說: 我為什麼要寫打仗啊???一定是被外星人控制了我才會這樣寫!!!T_T
☆、父子聯手
正所謂,將有必死心士無偷生意,晁國大軍士氣高漲,將攻城的渾夷大軍打得落花流水,耶律合部在一小隊精兵護送下狼狽逃走。
援軍的到來,雖獲得了一場小勝利,接踵而來的卻是更加難以應付。
渾夷不再假惺惺的客套,發出最後通牒:再不割讓城池,便送來太子首級。
孟昭離將密旨交給孟華州,老皇卻只有一件事叮囑:如有萬一,割地可舍,太子萬不可有損。
剛剛取得勝利的喜悅很快消磨殆盡,無論最後是割地,還是太子有個閃失,孟華州知道,自己已經都不可能再脫罪。這封密旨給出的選擇本可以是最後的底限,他舍了這條命,總可謝罪。
可如今搬來救兵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兒子,想要保他,卻沒了籌碼。
想他一生戎馬為國盡忠,戰死沙場也算死得其所,皇帝你為何在最後的關頭斷孟家香火?他止不住心寒;不願多想。
將軍心思百轉,部下眾兵將可想不到,他們只知道僵持多日終於迎來了救兵,並且打了勝仗,所以兵營裡一片勝利的喜悅氣氛。
孟昭離此時終於有機會問及榮霜和凜風,孟華州也正要跟他交流之後的用兵,兩人便把分開後發生的事互相交代了。
原來,孟華州大軍剛到邊境時,便收到太子被俘的訊息。
太子畢竟年輕,打了幾場勝仗便沉不住氣,覺得應該乘勝追擊,結果就中了耶律合部的計。孟華州回來後與渾夷討價還價多次,渾夷仗著有太子做人質,堅持要求五座城池才肯放人。
孟華州請榮霜幫助前去搭救,二人都以為這對於她來說再簡單不過,卻料不到自那時起榮霜便一去不回!
孟華州遍尋不到,同時也使了不少計策暗中派了不少人繼續打探企圖搭救,終被渾夷找到藉口發兵,太子在人家手裡,孟華州只有捱打的份,苦守多日終於還是扛不住向朝廷求救兵,同時請凜風來相助尋找榮霜。
大概十幾天前凜風就先來了,他隻身一人行動方便,瞭解了情況後便去探查,至今也是音信全無。
好在渾夷志在城池而不是太子的命,兩軍始終處於僵持的狀態,但經過今天這一役,我方必須迅速做出下一步部署否則太子性命難保!
果不其然,這一戰結束後不到三個時辰,渾夷送來信帖和……太子的一根小指。
信中要求孟華州三天內帶領大軍後退三百里,讓出參城,並且之前說好的五座城池也要割讓,否則下一次送來的就是太子的首級。
信沒看完孟華州就扣了信使,摒退了眾將,將皇帝的秘籍給他看,孟昭離終於明白皇帝只求太子回朝。
三天,已來不及向朝廷還是想邊疆的兵士請求旨意或解釋計劃。父子倆心意相通,決定孤注一擲。
第二天孟昭離喬裝扮成信使,深入渾夷虎穴,同時命副將整兵待命,孟華州帶一隊精兵與兒子裡應外合擒住耶律合部,迫使他交換太子。
耶律合部怎麼也想不到孟華州敢在太子還是人質的前提下突然發難,加上孟氏父子有著背水一戰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他輕輕鬆鬆的,就也成了人質。
擒住耶律合部,渾夷軍營中便引起了騷亂,孟華州深入敵軍搶救兒子突圍,同時馬上發訊號,令副將裡應外合應援。渾夷大軍同耶律合部一樣覺得太子在手城池我有,被孟華州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兩國大軍再次對峙,耶律合部從被俘時刻起便破口大罵,他漢語又不是很好,便兩種語言混著來,於是就更加聒噪,孟昭離隨手扯下他帳中鋪在地上的一塊不知道什麼布,胡亂塞在他嘴裡了。
待到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