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第2/4 頁)
定。”陳平斷言道。
“秦國這一年半來一直在休養生息,只是維持著小規模戰鬥不斷壯大國力,如今雖已經奪回了巴蜀糧倉,但經營時間過短未必就有什麼太大的效果。這次他們出關所用之糧無非就是關中的存糧,韓信先是出兵中原,再奇襲平定河北,如今戰況已經持續了二個多月,我料想他們的存糧必然告罄。”
“況且河北乃是新收之地,不消耗秦國國內的糧食就算很不錯了,秦軍攻打我漢國,必然千里迢迢的從關中運糧而來,這其中民夫路上的消耗就是個天文數字,依照秦國現在的國力必然不能持久,所以韓信只能是快速攻下齊地,否則定會糧盡兵退。”
這是蕭何也插嘴道:“我覺得陳大人說的很有道理,之前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將如今的秦國和之前滅六國嬴政時期的秦國等價起來,總覺得秦國似乎不會為糧草擔憂,其實則不然。僅始皇三十六年這一年秦人損失的人口就抵得上嬴政十幾年滅六國戰爭的損耗,秦國早已經元氣大傷,否則也不會才動員起區區三四十萬軍隊出關,要知道當年嬴政可是派出六十萬大軍攻滅楚國的。”
“秦軍這兩年看似連連大捷,其實都勝的十分兇險,每次都是以少勝多險險取勝的,所賴的不過韓信一人之謀而已。如此看來並非韓信過於自信,而是他為了休養生息所以儘可能的不影響國之根本,每次都是以少量兵馬靠著奇謀取勝,實非不願,只是無奈之舉。反觀嬴政時期,雖然名將如雲,但不論是王翦還是王賁,所率的秦軍都是遠勝對手。”
劉邦臉上隱隱露出興奮的神色,“如此看來只要我們再堅持一段時間,不給韓信快速取勝的機會,那樣秦國就會不攻自退?”
陳平欣然點頭,“正是,我們只需退回各大城池,放棄與韓信決戰的機會,秦軍必然無從下手,只能深陷在齊地無可作為。”
頓了盾陳平目中又閃過了一絲凌厲之色:“平還有一計,可為漢王更填三分勝算。”
“快說快說。”劉邦興沖沖的問道。
“當年項羽六十萬大軍入關,韓信成見項羽勢打,便採取堅壁清野辦法,不讓聯軍從關中得到一顆糧食。這才大大的增加了聯軍的攻城難度,項羽不得不從楚地千里迢迢的運糧度日。我們不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樣的辦法對付韓信,且讓他嚐嚐其中滋味。”
“堅壁清野。”劉邦嘴裡喃喃的唸了幾遍,抬眼看了眼蕭何,沉聲問道;“老蕭,你怎麼看。”
二百五十章齊地(十)
堅壁清野,顧名思義就是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這是對付優勢之敵的一種作戰方法,但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殺敵的同時也再破壞自己國家的國力。即便能取勝,也必然是元氣大傷,不復往日之象。
自從劉邦謀奪齊國之後,所有大小政務皆出於蕭何,換句話說這些都是蕭何的心血,如今卻要毀於一旦,劉邦不僅有些不捨,同樣也對蕭何心懷愧疚。
蕭何面色抽動,緊閉著雙眼,臉上隱隱有苦痛的神色。
這一年裡為了打理齊地他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同樣他也十分享受這種感覺,他蕭何既沒有問鼎天下的志向,也沒有攻城陷地的本領。他本就只是治世之大才,終生願望也不過是做個王佐之才打造個太平盛世,可如今卻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心血毀於一旦,他如何能不心如刀絞。
蕭何緩緩的睜開眼,凝神望向陳平說道;“非要這樣不可嗎?”
陳平卻沒有說話,只是微微欠身,其意不言而喻。
劉邦開口勸道;“老蕭,江山打爛了我們重新再建一個就是了。只要我劉邦能取勝,我將來一定還你整個天下,讓你如願以償。”
蕭何苦笑,仰著頭沉默了許久,開口說道:“沛公,你知道我現在心中想的是什麼嗎?”
劉邦一愣,自從自己被封為漢王后,蕭何就從來沒有再用“沛公”稱呼自己了,如今突然喊道,倒讓他覺得有些怪異。
“你想什麼?”劉邦順著他的語氣問道。
蕭何長吸了口氣,閉目臉色有些糾結的說道;“我在想我們當初在沛縣起事的時候,喊得是‘驅暴秦,還太平’的口號,告訴鄉親們要推翻秦國的統治,從此不再受苛捐雜稅勞役之苦。可如今一晃已經三年過去了,天下不但沒有平定,反而十室九空,老百姓們非但沒有過上富足的生活,反而飢寒交迫,被驅趕著上戰場送死。”
“你說這是不是場笑話,老百姓一心想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