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1/4 頁)
淌奔淠諗率敲揮邪旆ㄖ卣�旃摹�
這對北境的僵持局面,無疑是一記強心針,朝臣紛紛彈冠相慶,似乎是打贏了一場了不得的大戰,而杜恪辰在北境的局勢也會隨著西北的大獲全勝而一舉收復幽州十四城。
及至嚴寒來臨,杜恪辰率部才收復了三座城池,退回檀州城過冬。
又是一年冬來,冬月的祭祀大典,平安小小的身影佇立高臺,面北叩首,以慰為國捐軀的將士在天之靈。
年底,各地官員回京述職,冉續也在此列。
冉續是武將,不必每年回京述職,但今年他打了一個大勝仗,直接把匈奴踹回老家,西北邊關安寧,土門關的茶馬互市繁盛如昨,沒有受到匈奴大軍的侵擾,兵部特令他回京述職。
冉續的到來得到京城世族的熱烈歡迎,年底各種宴請都不忘下一份帖子於他,他在京城沒有府邸,錢若水賜了他一處宅子,還沒來得及裝飾一新,就被各種年禮堆滿了。
他甚是苦惱,完全適應不了這種社交應酬,苦哈哈地入宮請見,“臣以前在京城替齊國公打探訊息的時候,也見過這樣的場合,可一旦到了自己身上,就束手無策了。”
平安是他看著長大的,但他一旦坐在太極殿上,就是君臣有別,他就算是訴苦也要拿捏言辭,“看來亞父的府中需要添人了。”
錢若水深以為然。因為冉續的請見,她特地穿了太后朝服,與平安一同坐在太極殿上。
“皇上的意思是,冉將軍該娶妻了。”錢若水怕冉續聽不懂,“冉將軍年紀也不小了,是該娶一房妻室,為你打點一切。”
冉續聽說她賜了蔣青彥數名宮人,如今他才剛到京城,她又把心思動到他的身上。
可他只有接受,無非不就是多幾房妻室而已,“全憑太后作主。”
錢若水留冉續在宮中飲宴,幾位輔政大臣作陪。冉續與管易是老相識,酒過三旬,話也漸漸多了起來。
管易向錢若水稟道:“啟奏太后,臣府中有一堂妹,性情溫和,才學出眾,可與冉將軍婚配。”
冉續聽罷,先是蹙眉,粗眉抖了幾下,大聲道:“老管你不說爺都忘了,匈奴單于說要送公主進京和親,以示友好之意,先前被太后一下,臣就給忘了。”
錢若水睨他,冉續還是那個冉續,不拘小節。
“皇上還小,此時議親太早了,回了匈奴單于。”平安年幼,眾所周知,這才剛剛在換牙,就要娶親,也太委屈孩子了。
“匈奴單于說了,不是和皇上議的親,是和太上皇。”。
。。。
☆、第354章:和親
錢若水不相信冉續是真的忘了,他只是不願意在太極殿上提起,等到私下人少的時候,他才假意忘了,匆忙提起,不給她帶來太大的壓力。對於冉續的這份貼心,錢若水十分感激。
今時不同往日,杜恪辰不在京城,平安年紀尚幼,她要藉助輔政大臣的力量和世家對她的支援,鞏固平安的統治,不給杜恪辰在外征戰徒增不必要的麻煩,不是可以隨意任性的時候。
隔日的朝會,錢若水授意管易把和親一事提了出來,得到多數大臣的支援,又宣了匈奴的使臣進殿,遞交邦交國書。如今杜恪辰雖在外征戰,但正是需要盟友之時,更何況匈奴有他們十分緊缺的戰馬良駒,可以增強輕騎兵的戰鬥力,抵禦慕容鮮卑部新的連環馬陣。
不如她所料,朝中對這一樁親事是樂見其成的,對大魏百益而無一害。
她能將後宮的太妃移宮,朝臣也默許她的行為,因為那時戰事未開,太皇太后亂政,需要有人重振朝綱,與太皇太后正面交鋒。所以,她那時候的任何行為都是被允許的,就算有違禮制,不合禮法,但有些事是可以商榷的。後宮之中,女人是可以隨時被犧牲的,那些只會帶來麻煩的太妃們,還是趁早移出宮去,斬斷太皇太后的爪牙。
如今太皇太后亂政一事已經平息,北境戰火重燃,又是不同的局面了。
朝會後,輔政大臣與平安在勤政殿議事,錢若水翩然而至,笑容不變,眸光清冽,那份張揚的威儀只能仰視。她一身絳紫色的衣袍,手裡捧著一個暖爐,在平安的身邊坐了下來,如意已過了週歲,行走已不成問題,就是懶,都快胖成一個球了。
錢若水輕輕一推,如意滾至平安那邊,平安將她抱起,讓她坐正,可她啪嗒著小嘴,目光落在案上的瓜果。平安了然,把瓜果放在她面前,她眯著眼睛笑開,圓圓的臉蛋把眼睛擠成了一條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