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2/4 頁)
次遭罪。
蔣青彥見杜恪辰直勾勾地看著自己,心底有些發怵,“太上皇,您老人家不會是覺得臣的假給得太多,在想著怎麼讓臣趕緊滾回南境吧”
好不容易得來的假,可不能因為杜恪辰的歸來而泡湯。
“這樣吧,您要人有人,要糧有糧。”南境四季如春,有的是糧食,“只要您一聲令下”
杜恪辰冷冷地睨他:“守好南境,別讓南越那幫蠻子鑽了孔子。等夫人生下孩子,一過滿月,你就滾回南境去。留在京城,老子看了礙眼。”
蔣青彥摸了摸鼻子,“您沒有老婆孩子熱炕頭,就不許臣回家探親,這也忒霸道了再說了,您出征又不是臣讓您去的,憑什麼拿臣撒氣。要不,咱倆換換好了,臣去南征,您只管坐陣京城就是了。”
“給老子滾回南境好好守著,老婆孩子就留在京城吧,別帶走。老子見不著老婆,抱不了孩子,你的待遇也是一樣的。”
話雖是這樣說,可蔣青彥心裡清楚,北境出了馮琰這檔子事,雖然和他沒關係,但馮琰一向是帶著妻兒,這邊叛逃也正是因為他老鄉母親已亡,沒有後顧之憂。而蔣青彥是邊關大將,手握三十萬的重兵,這妻兒只能是留在京城,算是人質也好,就是一個保障。除了這一層,馮琰的妻子蔣氏是蔣青彥的堂姑,蔣松又有一個女兒嫁入柳家,杜恪辰對他有所保留,沒有下了他的兵權,已經是因為同袍之義,否則換另一個人,就沒有這樣的寬容。
“臣聽說陛下總是獨來獨往,這樣不好,要不讓我家那小子給陛下當伴讀,啊,不,陪練也成。”蔣青彥主動把長子送進宮,算是對杜恪辰表忠心,也表明自己沒有異心。兄弟歸兄弟,君臣之間總是需要一些實際的東西來維繫。蔣家本是
¤╭⌒╮ ╭⌒╮歡迎光臨
╱◥██◣ ╭╭ ⌒
︱田︱田田| ╰……
╬╬╬╬╬╬╬╬╬╬╬╬╬╬╬版 權 歸 原 作 者
,偏偏出了蔣青彥這樣一個異類,跑去參軍不說,還做了邊關守將,他的長子比平安小了三個月,跟著蔣大學士,小小年紀已經頗有才名。出了蔣青彥這樣一個異類,蔣方要力保孫子不會長歪,絕不讓他跟他爹一樣,變成粗魯的武夫。
杜恪辰想了一下,“你家孩子經打嗎”
蔣青彥哭笑不得,“太上皇,您還真打啊”
杜恪辰認真臉,“我兒子能打,功夫太差的就算了。”
“我兒子才學不差的。”蔣青彥極力推薦,一來是為了表忠心,二來是因為在宮裡也能學些功夫,不叫蔣方給帶成文弱書生。
杜恪辰又驕傲起來,“我兒子的才學那可是相當的不差。”
“那是當然,陛下小小年紀就能處理朝政,給他爹擅後,自然是極好的。”蔣青彥是鎮西軍的嫡系,與他素來沒有尊卑之分,說話也是隨性,黃湯一下肚,也就沒了禁忌,“不過呢,這宮裡也沒別的孩子,公主又還小,陛下也怪可憐的,除了處理朝政,連個小夥伴都沒有。”
蔣青彥說的是沒錯,杜恪辰剛見他的時候,他在出雲山莊時常和莊裡的同齡人一起撒歡,錢若水也從不約束。可到了宮裡,他就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一個人住東宮。聽說以前冉續隔三差五還會去洛陽教他劍法,與他對練,在宮裡沒有誰敢對平安不敬,就怕傷著他。這樣對孩子委實不太好,想他年少時,還常常和管易打得鼻青臉腫。
而平安根本就沒有童年,確實有些可憐。
“好吧,過了年開印,就把孩子送進來。”杜恪辰算是應允了。
蔣青彥這才放了心,倒了一大杯酒敬他,“臣先乾為敬。”
杜恪辰只是薄飲,怕那頭錢若水又喝多,沒人照顧她。
眾將都知道杜恪辰的酒量,但這大年節的,他又要出征了,每次出征前,大軍都會痛飲三日,這是杜恪辰立下的規矩。如今他是太上皇,自古以來也沒有太上皇親征的先例,他算是立朝以來第一人,便更要敞開了喝。
有了蔣青彥開頭,褚傳良和蕭長信這兩個追隨他最久的將領便抱著酒罈子上去,左右開弓,“太上皇,臣一輩子都沒想過,會和太上皇一起喝酒,是您給了臣這個機會,請您一下要飲下這一杯,臣這輩子也就圓滿了。”
杜恪辰冷著臉瞪他,蕭長信不為所動,徑自給他斟了滿杯,唇邊忍不住地上揚。
褚傳良倒是含蓄許多,“上皇得了一女,臣還沒有道賀”
這酒不喝還不行
有了第一杯,第二杯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