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宋維善能從河南牧再次回到宰相之位,很多人把它歸功於宗正八年的天災人禍。
宋舞霞相信,也許這其中有運氣的成分,但官場從來都不是靠運氣的。更何況,宗正二年宋維善被先帝逼著納妾,甚至有太監守著,逼著他洞房卻無力反抗,可到了宗正十四年,面對皇家的求婚,面對太子側妃之位,他居然說出了“不為妾”三字,恐怕期間必定有什麼秘密。
“秘密?”
這兩字讓宋舞霞臉色微變,因為想到了丁文長讓胡三轉述的話:世上最危險的事莫過於知道了皇帝的秘密。
“難道皇帝指的是先皇?他有什麼秘密?”她問著自己,拿出了之前的兩張地圖。她相信先前的大楚疆域圖也是丁文長讓胡三拿給她的。
“只可惜我被太后禁足了,不然……如果能見到他問清楚就好了……”她暗自懊惱。仔細想想在太后宮中發生的事,隱約中她覺得太后好似故意把她困在昌平王府一般。
“為什麼?為什麼我一點都想不明白?軒兒,雁兒,雀兒,我只是想讓他們健康、快樂地長大,為什麼就這麼難?為什麼不讓我在碧琰山莊安靜地過完一輩子,甚至我可以帶著他們隱姓埋名……”
她煩躁地把地圖塞入抽屜,暗笑自己的鴕鳥。綠石山下的那次連環追殺早就預示著她根本躲不過這一切。想生存下去,想保護那三個孩子,她就必須堅強,必須勇敢地面對一切。
趙嬤嬤進門時就見宋舞霞呆呆地坐在書桌前,一動也不動,似有萬般的心事。“小姐,你是不是不舒服?”她關切地問。
“沒有。”宋舞霞搖搖頭,“你這個時間過來,可有什麼事?”
“剛才外院的一個婆子差一個小丫鬟過來找翠羽,傳話說,大夫已經回家了。翠羽不解何意,她又在廚房走不開,所以老奴來問問小姐。”
宋舞霞點點頭,沒有說話。她知道這是丁文長告訴她,丁立軒已經安全回到丁家了。想起兒子,她的心中似壓了千斤大石。為了見她,他小小年紀忍受著烈日暴曬,而她卻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食言。從碧琰山莊的初次相見開始,每一次,她對他都只有愧疚。
“嬤嬤,我是不是太沒用了?”她的眼中染上了霧氣。
“小姐,你怎麼了?不要嚇老奴。”
“我……”宋舞霞搖搖頭,“我只是擔心大哥,不知道長公主想幹什麼。”
“小姐不必擔心,老奴明日就藉著送回禮的機會去一趟公主府打探。莊主畢竟是皇上封的郡馬,就算長公主再怎麼跋扈也不可能不給皇上面子。”
“恩。”宋舞霞淺淺應了一聲,擦了擦眼角,深吸一口氣,轉而問道:“嬤嬤,當日林媽媽向你介紹蘇家情況的時候有沒有說過大嫂的父親是徐州太守?”
“徐州太守?”趙嬤嬤顯得很驚訝,搖搖頭,“當日她只說他們祖籍徐州。如果是太守,怎麼會與宋家結親?就算太傅被貶,避居西京,宋維德大人可一直在京中任職,他怎會給兒子娶這樣一個繼室?”
“這事是綠桑對我說的,想來不會有錯,不過還要勞煩嬤嬤悄悄打聽一下,最好能知道他何時在京西北路的提舉學事司任職,何時,因為什麼事,回的徐州。當然,如果能知道婚事是何人保的媒,那就更好了。”
趙嬤嬤點頭應承了,同時也直言,這些涉及官場的陳年舊事,又事關當家主母,不一定能從後宅的僕婦口中知道。
宋舞霞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只道讓她盡力就行了。趙嬤嬤剛想退出去,走了兩步,回頭說:“小姐,蘇家祖籍徐州,會不會在太祖皇帝的時候,他們與當時的徐州太守有什麼關係,甚至他們就是曾經鎮守徐州的前朝降官?”
據說,當年太祖皇帝鄭長雲攻打城池的時候曾許諾,凡大開城門,歸順於他的前朝官員一律就地封為太守,繼續管理當地。這一政策大大加快了他一統中原的腳步,可惜,當他坐穩皇位之後,這些割據一方的太守就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蘇四孃的祖籍從涼州改為徐州。本來打算把地名全部重新換過的,可我實在取名無能,所以還是沿用北宋的地名。現在除了柳縣與甘州,其他都是北宋的,鄰國也沿用北宋的,只是把大理改成了南吳。)
第一卷 碧琰山莊 第213章
第213章
一年前,當宋舞霞拼湊出鄭家從稱帝至鞏固皇權的全過程,腦海中浮現的唯一一句話: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北宋初年,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奪了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階將領的兵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