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去了興州。一是為了剿匪,二是想去看看老太爺。
興州有歐陽家在,大家自發的組織起來,抵抗強盜,打擊叛賊,保護老百姓。
歐陽錦的軍隊,一萬人的隊伍立馬擴大,一路收編了不少士兵,現在已經有三萬人了。
他現在專門打擊趁火打劫的強盜,天機門人,如果不是殺人越貨的,他到沒有趕盡殺絕。
立場不同而已,他沒辦法對一個平民百姓下手。
皇上如今舉國之力要修建長城,也沒心思訓斥歐陽錦了。歐陽銘和歐陽欽如今被調到了戶部和兵部,所以歐陽錦的軍隊,不缺糧草,也不缺兵器。
兄弟三人,互相配合,歐陽錦漸漸打出了名聲。剿匪將軍的名號,不經意間就流傳開來。
經過雲州時,歐陽錦曾去過雲莊,大家都還好,只是有些害怕。景家的人,只來了歐陽鈺三母子,帶了五十個隨從,負責照顧他們三人。
其他幾位小姐,家裡人更少,來的都是女眷。家裡的男丁,都在朝為官,或者去了戰場。
打戰就意味著流血犧牲,不可能都能完整無缺的回來。他們都有這種準備
,只是心裡抱著僥倖,希望平安歸來。他的幾位妹夫,都有武功,除了景墨上了戰場,別的人只是待在後方。
可是他們的兄弟叔伯,很多人都參了軍。
越往南,盜賊越多。歐陽錦幾次和盜賊交手,損失了不少人,他也受了不少傷。宋琪武功雖好,可是她也不懂排兵步陣,只能當個衝鋒而已。
歐陽錦的三十個暗衛,充當了先鋒隊,宋琪的兩個侍女,和軍醫一起,救治傷員。他們分工合作,雖然有傷亡,不過收穫更大。
繳獲的物資,直接就地發放給百姓,又幫助老百姓組織起了自衛隊,互幫互助,抵抗山賊。
人多力量大,大家聽說了歐陽錦的名頭,紛紛投奔而來。遠在京城的歐陽浩,也知道了這些事,不過戰事緊張,歐陽錦這樣也不算違反規定。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先給皇上說了。
這時已經是十一月,北邊的防線建築的差不多了,戰事也穩住了,夜國和沙國也沒有越界的能力了。
天機門放棄了游擊戰,突然開始大規模的朝慶州進軍,短短三日,連失五城。皇帝大怒,命鎮國公率十萬大軍增援慶州,景親王率全軍馳援,令歐陽錦火速從興州趕往慶州支援。
徵招北境三州的百姓,前往邊境,修築長城。此時明月國內憂外患,百姓們都卯足了勁,紛紛前去應徵。
護國將軍的二十萬大軍,加上鎮國公留下的二十萬大軍,以及徵招來的六十萬百姓,夜以繼日的開始修築。景墨不是苛刻的人,伙伕每天都提供了足夠的饅頭和肉湯,採用輪班的方式趕工。
他對監工和士兵們下了命令,不許鞭打,不許苛刻,更不許中飽私囊,贏得了很多百姓們的愛戴。
長城修建得如火如荼,慶州的戰事也陷入了焦灼狀態。
歐陽錦收到命令,支援慶州。昔日繁華似錦的地方,如今到處都是戰火肆虐的痕跡。
慶州的天機門人最多,皇上當初也處理了不少,可惜信錯了人。慶州落入天機門手中,失守。
天機門直接豎起了大旗,揚言當今皇帝忘恩負義,背信棄義,不遵約定,抹黑天機門。
天機門拿出了百年前的聖旨和信物,當眾宣稱皇帝不仁,殺害天機門人,並且汙衊天機門。
天機門此番佔領慶州,只是為了自保,並不會傷害百姓。天機門的一直遵守約定,是皇帝不義。
為了保護天機門人,維護天機門的百年聲譽,他們不會再退縮,他們要證明自己的清白。
皇帝大怒,口口聲聲說他不仁不義,他們又何曾對他仁義過。說什麼清白,早就黑了心肝。
慶州是明月國的糧倉,也是明月國最富裕的地方。就算他們圍城,他們也能在裡面堅持很多年。最重要的是,朝廷最大的糧倉,也在慶州。
皇帝如今後悔不跌,輕信小人,失了慶州。天機門的人,潛伏之深,連他都沒有發覺。
“愛卿,有何良策?”他是一國之君,遇事更加不能慌亂。
全臣不語。
皇帝大怒,冷聲點名。
“丞相,你有何良策?”
歐陽浩沒想到慶州會失守,而且會是全州失守,他如今也是著急,那裡是最大的糧倉,他們丟不起。全國四分之一的儲糧,可都在那了。而且,慶州是全國最大的一個州,相當於明月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