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4 頁)
還出面勸過樑玉琢,後來也不知怎的,種籽仍舊換了。村裡的漢子們就回頭同自家媳婦打了招呼,只說後面多照顧照顧梁家的孤兒寡母,怕種出來的稻子還不夠她們母子三人吃的。
可如今呢。
一場秋收,讓全下川村的人都發現,梁玉琢種的這幾畝稻,產量竟然比以往種的稻子翻了幾翻。
有了她的帶頭,下川村幾乎不用里正薛良的鼓動,大夥兒都把地裡的稻種改成了她種的那一種。只等著好好侍弄一翻,到了收穫的時候,能多結些稻穗出來。
也許是因為這個關係,梁玉琢新得了一些稻種的訊息,沒幾天就又傳遍了村子。
鍾贛從閩越帶回來的稻種,名為“占城稻”。據說是從他國傳進閩越的,因為高產、早熟而且耐旱,在閩越一代很受農家的歡迎。
不過這事,卻沒放到明面上。
鍾贛將帶來的稻種全部轉交給了薛良,又讓薛良找了個藉口再送進了梁玉琢家裡。村裡只當是梁玉琢上回種稻的事叫如今的地主知道了,這才又拿了新稻種讓她試試,便也壓下了心裡頭小小的嫉妒,只等著這一回梁家的地裡能長出什麼好東西來。
只是這一回,梁玉琢再準備種稻的時候,幫忙的人可就不止隔壁徐嬸了。
梁連氏和梁趙氏都過來幫忙,末了又偷偷抓了一把稻子回去。鴉青把這事告訴了梁玉琢,她倒不在意,只吩咐鴉青把藏稻種的地方換一換。
梁玉琢得了占城稻,並沒有立即就下手去種,反倒是去了一趟鍾府。在書房二樓,翻找出古書,整整看了一日,這才返回家中,開始溼種。
大約是因為一時事了,鍾府的漢子們都閒來無事,便被鍾贛差著下了山。這些漢子們有出身勳貴,也有曾經赤腳下地的平民,到了該插秧的日子,一夥人就捲起褲腳下了地,幫著梁玉琢一天功夫插完了所有秧。
原本還準備著趁機拿點秧苗的梁趙氏這會兒站在田邊,瞧著地裡這些身強力壯的漢子,有些發懵。
“這……這都是打哪兒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