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部分(第4/4 頁)
聯隊長幫腔。
要說趙以寬這廝32歲才當上上校,以他的資歷在參戰軍的中國軍人裡不算升的最快的,原因是這廝最早因為辛亥革命的緣故,中斷了之前在日本士官學校的課程回國,好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保留了當時這些中國留學生的學籍,允許他們日後返回學校完成學業,趙上校的同期士官學校的同學中,有名氣的得算是張群和王柏齡。
在民國初年這個時代裡,如果是日本軍人,那麼日本士官學校畢業一般就是授個少尉,非常優秀的畢業生才能授中尉或者上尉,而進了陸大,畢業沒準也就是個大尉或者少佐,要升到大佐,沒有十幾年的磨礪熬資歷根本不行,反觀中國,那時候海歸比保定軍校畢業計程車官要吃香的多,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來,只要活動一下走了哪個地方督軍的門路或者啥的,一晃眼就能弄個校級軍官,熬2年沒準就升級成了少將旅長啥的。
在王庚前世,不過是西點軍校畢業計程車官生王庚,回到國內進了陸軍部,一轉眼參加巴黎和會當武官的時候就已經混了陸軍上校的軍銜。
“索噶!太好了!趙桑,你的裝甲團和我的騎兵第12聯隊精誠團結,我們單獨完成南線出擊的任務絕對沒有問題,中華輪式裝甲戰車上360度的旋轉炮塔和12。7mm的大口徑機槍是神兵利器,穿甲能力甚至超過對方的20mm高射炮,德國陸軍有什麼了不起,讓我們攜起手來好好教訓一下魯登道夫的部隊!”
騎兵第12聯隊聯隊長松木直亮喜出望外的望著中國裝甲團團長,舉起胳膊做給倆人自己加油鼓勁狀道。
“諸位,中華fd17ii型輪式裝甲戰車上裝備的勃朗寧12。7大口徑重機槍的威力絕對超過德國人的20mm高射炮,除了剛才說的火力持續性的問題,勃朗寧12。7mm重機槍同樣能高平兩用,我們配的彈種也豐富的多,有普通彈、穿甲燃燒彈、穿甲彈、曳光彈、穿甲曳光彈、穿甲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