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第3/4 頁)
俄伏爾加河方面軍參謀長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切爾納溫,這廝雖然晉升為方面軍領導,卻依然兼任著位於塞茲蘭一線的第8集團軍的司令員,所以說起話來還是頗有底氣。
“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參謀長同志,薩蘭斯克的電報你也看了,第1集團軍目前糧食匱乏彈藥不繼,三名戰士才有兩支步槍,子彈也少的可憐,在獲得糧食和彈藥補充之前,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的隊伍估計哪都去不了!”回答的是伏爾加河軍區及方面軍政委、中央委員列夫。鮑裡索維奇。加米涅夫。
“這是託辭,是藉口,絕不是違抗方面軍司令部命令的理由,圖哈切夫斯基這是在玩火,要說糧彈奇缺,布瓊尼的騎兵軍不也一樣?
可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帶領他光榮的騎兵軍一天前離開薩蘭斯克向東開拔,路上再有一天就能趕到第10集團軍防線的側翼了,而圖哈切夫斯基動搖右傾,搞小宗派和山頭主義,躲在薩蘭斯克不肯向東,這是什麼性質的問題?
這是要斷送南線決戰的良機!這是對蘇維埃的不負責任和犯罪!”方面軍副司令員、前敵總指揮伏羅希洛夫怒不可遏的拍著桌子吼道。
“克列門特。葉弗列莫維奇,請注意你說話的語氣,這是方面軍司令部的作戰室,不是你在察裡津家裡的廚房,我們不搞一言堂,更不能壓制民主,副司令同志,雖然你是前敵總指揮,可方面軍是前線革命軍事委員會集體負責的部隊,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電報中提出的困難和應對方案,我看未必就不可行!”加米涅夫顯然有點生氣的道。
“怎麼可行?調第1集團軍和騎兵軍往東去跟第10、第8集團軍會合是我們方面軍司令部之前大家討論決定的,現在布瓊尼二話不說帶領騎兵軍已經趕往東邊,他圖哈切夫斯基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困難,第1集團軍就在薩蘭斯克挪不開步了?
第1集團軍重組後雖然號稱有5個步兵師的兵力,實際都不滿員,加起來也就4萬出頭點兵力,留在薩蘭斯克,那是白給高爾察克的西叢集6萬騎兵送上去的小菜,這一點難道大家看不出來?”伏羅希洛夫胸膛起伏不定,臉色青白不一,顯然並不把方面軍政委放在眼裡。
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這絕對不行
可圖哈切夫斯基回到部隊才3天不到點功夫,第1集團軍因為糧彈巨缺,部隊在忍飢挨餓,加上遣返回來的戰俘在伏爾加聯邦的戰俘營裡都能吃飽喝足,千辛萬苦放棄了伏爾加聯邦那邊優厚的部隊待遇,回來卻淪為二流部隊,什麼補充補給都排在騎兵軍之後,這隊伍計程車氣和情緒能不受影響麼?”
站出來替第1集團軍打抱不平的是蘇俄第3集團軍司令,之前在切博克薩雷鐵三角防禦作戰中,帶領自己的部隊重挫了高爾察克銳氣的卡爾。伊萬諾維奇。別爾津,分析的相當到位,當然,也說出了圖哈切夫斯基和原屬東方面軍部隊的心中的不滿,憑什麼在整編補充的過程中,第1集團軍要排在布瓊尼的騎兵軍之後?
“卡爾。伊萬諾維奇,你的說法我不能同意,布瓊尼的第1騎兵軍優先獲得人員和裝備物資的補充,是莫斯科在決定撤銷東方面軍、南方面軍並把兩地的部隊重組為伏爾加河方面軍時就決定下來的事情,這無可厚非,烏法戰役中只有布瓊尼的騎兵師戰鬥到最後,並且成建制的撤回了伏爾加河左岸,把布瓊尼和他的騎兵部隊樹立為蘇俄紅軍學習的模範和榜樣是最高軍事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方面軍參謀長切爾納溫顯然是搬出莫斯科來壓別爾津,都知道第3集團軍前一段時間打的不錯,此時是北線防守下諾夫哥羅德的中堅力量,切爾納溫沒傻到用自己這個參謀長的頭銜跟別爾津吵的程度,在他看來,這個別爾津脾氣火爆性子烈的很,惹急了他自己這個光桿的參謀長可未必能佔上風。
“我沒說布瓊尼的騎兵軍就不能獲得人員裝備補充的優先權,可正因為如此,布瓊尼的部隊能及時開拔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要不然我們優先恢復和補充騎兵軍幹嘛?同樣,沒有獲得糧食人員裝備及時補充的第1集團軍,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復休整後再開始行動也理所當然!
更何況,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提出的調第1集團軍來北線接訪下諾夫哥羅德,而把第3、第5兩個集團軍的主力集中起來騰出手向東進攻收復切博克薩雷,這樣圍魏救趙調動南下的高爾察克主力回頭的打法,我看沒有什麼不好,比讓戰鬥力虛弱還遠沒有恢復的第1集團軍長途跋涉離開鐵路線,趕150公里路去東邊向吉季斯的第10集團軍靠攏的打法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