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底,西線戰略就是在今年年底前拍吳佩孚的第三師從綏遠出發,輕騎突進搞定庫倫的蒙古王公,取消外蒙自治,讓外蒙古回到祖國的懷抱。
東線戰略,則打算調新組建的參戰軍王廷楨第七師北上吉林,同時著手整編吉林的李長泰陸軍第八師和齊齊哈爾的張樹元陸軍第五師。參戰軍第七師北上打的旗號則是冠冕堂皇的參戰遠征軍先頭部隊從中東路轉西伯利亞大鐵路赴歐支援俄國東線。
吉林的第八師是直系的班底,齊齊哈爾的第五師是皖系班底,奉天的張作霖則自成一系,對王廷楨和新組建的第七師來說這是一個苦差事,卻也是直皖聯合精誠團結與否的一次試探,既用赴歐參戰的行動應付了協約國施加給中國的外交壓力,又為東北中東路應變做好先期的準備。
當然,奉天的張作霖是一個變數,好在李濟深的第六師在熱河,隨時可以策應吉林那邊的行動,老張這會兒可還沒足夠的實力挑戰直皖兩個師加參戰軍兩個師。
對吉林的李長泰和齊齊哈爾的張樹元來說,剛到東北人生地不熟的,要扯旗造反搞獨立有那個心也沒那個膽,河南土皇帝趙倜的下場大家都看見了,十天功夫被曹錕一掃而空,曹錕那陸軍第三師可是參戰軍的手下敗將。
而這會兒已經整編成參戰軍第七師的王廷楨,那可也是直系的一員悍將,加上全副美械裝備的三萬人馬,於情於理,第八師李長泰這個吉林督軍都不敢動一下非分的念頭。
至於剛到齊齊哈爾的山東第五師張樹元,那就更沒有造反的道理,一來自己算是皖系的嫡系,二來整編換裝後部隊的實力還將進一步提高,直系要是造反還有個直皖之爭的說法,自己這個皖系大將造反什麼理由?不服參戰軍和王庚徐樹錚?自打曹錕和王廷楨聯手在霸州秋操的野戰演習中敗下陣來,還有誰敢對參戰軍和王庚說半個不字?
連吳小鬼都乖乖的領著參戰軍第三師替王庚看著綏遠那一畝三分地,張樹元只恨自己和第五師不能早點整編站到參戰軍的大家庭裡去才是。
這會兒的東北,中東路在老毛子手裡,南滿鐵路在小鬼子手裡。然後遼東半島叫做關東州,也在小鬼子手裡,此外日本還從德國手裡佔了膠州灣和青島。
按理說奉天是守住東北南大門的前哨,也是中國參戰軍日後對北面老毛子用兵時的後院,交給張作霖這個野心勃勃的傢伙還真不是那麼穩當,在直皖一家親的情況下,老張擴張之心或許被壓制住了,但要他束手就擒只怕這廝還真不答應,王庚也不想逼那麼急,畢竟中日還遠沒到翻臉的時刻。
王庚的東線戰線預案中,甚至已經規劃了日後把庫頁島劃給日本,扯著日本上自己的船一起狠揍老毛子的計劃。畢竟以日本資源和實力,在大陸上和俄國爭雄的勇氣在日俄戰爭結束後不是增強了,反而是變弱了。
歐戰是中國千載難逢的發展壯大的好機會,王庚可沒打算讓協約國那麼早就能脫身,在前世,如不過不是1918年美軍主力在西線的出現,德奧本來是可以贏得一次佔了上風之後的停戰的。
對馮國璋和王廷楨來說,和段祺瑞以及皖系妥協後得到的收穫超乎想象,顯然國務總理要麼真是個心底坦蕩的大國領袖,要麼就是昏了頭,王廷楨的十六師那麼快的被整編成參戰軍第七師,並且開赴東北,依著馮國璋的想法,皖系可能真是打算把咱直系當自家人了?還是說,要讓第七師去當炮灰?
王庚對外宣稱的第七師將作為大總統衛隊御林軍出身的精銳部隊,整編後作為參戰軍的先頭部隊,即刻開拔奔赴東北沿著中東路西伯利亞大鐵路去支援歐戰東線。
至於英美法提出的中國參戰軍跨洋海運支援歐戰西線戰場的請求被王庚束之高閣,王庚的理由也很簡單,中**人坐火車暈車的是極少數,可坐遠洋輪船能不暈船的那簡直是沒有,何況海面底下還有無所不在的德國潛艇,何況從天津坐船到法國至少要三十多天的海上旅程。
在沒有掌握制海權的情況下,這樣遠洋運兵的風險太大,船一沉就是一個團的兵力餵了魚蝦,而美軍自己的大西洋航線運兵的榜樣完全沒有說服力,從紐約橫跨大西洋到法國只要短短八天,從中國遠隔重洋到法國足足需要四倍的旅程,中間還要經過赤道,中**人傷不起!
王庚拒絕大規模派兵海運支援歐戰西線,那麼只剩下東線陸運這一個選擇,可這會兒俄國自己亂的一塌糊塗,馮國璋和王廷楨再傻也不會傻到認為王庚會真的派剛整編出來的參戰軍透過走陸路走西伯利亞大鐵路去支援俄國東線了。
剩下的就是馮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