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2/4 頁)
烏法這個城市其實位於別拉亞河和烏拉爾河交界處,蜿蜒的別拉亞河在環繞著烏法的西南,形成一個巨大的s型臀部,或者把這個堪稱一隻張大了的熊嘴也行,西北叢集防線在熊的鼻子上方沿著西伯利亞鐵路向西北延伸,而東南叢集防線則從熊嘴的下巴向東南方向蜿蜒。
中間這塊地方凹陷進來直抵河岸,幾乎不設防,寬達1500米的別拉亞河就是最好的防線,而河的對岸烏法城的高地則是最佳的炮兵陣地,雖然此刻整個烏法城都處於戒嚴狀態,沒有人知道這兩個高地上佈置了多少大炮,只是知道半個月來,試炮的隆隆聲就沒有間斷過。
1918年7月7日,蘇俄東方面軍被加強過後的南叢集先頭部隊三個騎兵師推進到了烏法西南十公里的地方,紅白雙方的哥薩克偵察遊騎兵進行了外圍的接觸,白衛軍派出的騎兵還吃了虧,幾個方向的排一級規模的白衛軍哥薩克騎兵偵察損失慘重,跑回來的不到三分之一。
不過烏法方面的損失很快得到了補償,輕敵之下追過來的紅軍騎兵師前鋒營在第一道防線前被鐵絲網和鹿砦所阻擋,然後被陣地上白衛軍的馬克沁機槍掃倒了一大片,呼啦啦喊著烏拉衝上來一個營,在400米寬的陣地前被白衛軍4挺交叉火力的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掃倒了差不多一半,等跑回去又被追著屁股的機槍子彈再打下馬來一半多,一個營就剩下不到一個連的兵力,領頭衝鋒的營長和政委全部陣亡。
第一線陣地的接觸戰讓防守一方的烏法白衛軍平添一股勇氣,原來光喊烏拉的蘇俄紅軍也不是刀槍不入嘛!
第二百八十二章 缺糧人多利在速戰
1918年7月7日,烏法戰役第一階段外圍戰打響,蘇俄紅軍東方面軍中,被加強的圖哈切夫斯基指揮的南叢集推進到了烏法西南十公里的地方,除了三個打頭的騎兵師,南叢集的其餘主力部隊在兩天內悉數抵達,整個烏法戰線成西北東南走向橫亙在烏法西南城郊近20公里長的地域中。
進攻一方是蘇俄紅軍東方面軍下圖哈切夫斯基指揮的東線南叢集,轄東方面軍的第一集團軍、第二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
其中圖哈切夫斯基自己的第一集團軍轄沃利斯克步兵師,土耳其斯坦第1師,辛比爾斯克鐵軍第24師,步兵第15、第20師、土耳其斯坦騎兵第1師、土耳其斯坦步兵第31師,騎兵第13師和混編騎兵師,一共6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全軍九萬餘人,並配備有20個炮兵連。
而第二集團軍則轄有混成第2師和步兵第28師,一共兩個步兵師,全軍2萬餘人,轄3個炮兵連和一個機關槍營!集團軍司令是馬欣。
第四集團軍則轄有步兵第22、第25、第49和第50師,新烏津斯克步兵師、烏拉爾斯克步兵師,騎兵第1師等部隊,一共6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大概有10個炮兵連,全集團軍5萬人左右。
這樣,蘇俄東部戰線烏法方向用於發起烏法戰役的東叢集一共擁有3個集團軍14個步兵師4個騎兵師,33個炮兵連共198門大炮,進攻一方的總人數超過十六萬人。
而在保衛烏法的白衛軍一方,烏法衛戍司令、全俄臨時政府內閣總理、白俄陸軍上將佩佩利亞耶夫指揮的西北叢集有兩個白衛軍步兵師和兩個烏法志願者師,一共4萬餘人,轄8個炮兵連,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指揮的東南叢集則有兩個白衛軍步兵師和一個烏法志願者師加一個烏拉爾第四騎兵師,也是4萬多人,轄6個炮兵連。
剩下的一個白衛軍步兵師被當做總預備隊守在陣線中央別拉亞河高高的右岸上。
防守一方的烏法白衛軍總兵力有9萬人,14個炮兵連約84門大炮,城市內還有約一萬五千人組成的民夫、後勤和救護隊和工人糾察隊。
春風得意的蘇俄紅軍東方面軍南叢集司令圖哈切夫斯基把自己的叢集司令部設在了距離烏法西南城郊只有十公里多一點的一個叫瑪草的村子裡,這裡距離烏法守軍的第一道防線只有五公里不到的距離,差不多是雙方的俄國76毫米口徑山野炮射程的邊界附近!
“司令員同志,根據騎兵偵察的情況,烏法守軍的戰線從西北連綿到東南,至少有20公里長,似乎白衛軍分了兩個叢集,中間反而兵力薄弱,根據觀察,第一線陣地上對方至少各有兩個師的兵力在防守,機槍火力比較猛,炮火倒還稀疏,具體情況就是這樣,請您指示下一步行動計劃!”
彙報的是第一集團軍打前鋒的第一騎兵師師長瓦西里·伊凡諾維奇·恰巴耶夫,這廝英勇善戰,在第一集團軍中衝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