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3/4 頁)
宣化鍊鋼廠第一期建有140噸平爐三座,預期年產鋼15萬噸,而用於冶煉合金鋼、炮管鋼和工具鋼5噸電爐三座,預計將年產合金鋼、炮管鋼等特種鋼材5000噸。
第一期工程將於6月底前全部完工並達到預期產能,下半年將繼續開始宣化鋼鐵聯合基地的第二期工程,到年底前將把鐵礦石產能擴大到年產160萬噸,生鐵和粗鋼的年產量俱都翻番至60萬噸和30萬噸,電爐特種鋼則提高到年產1萬噸。
宣化鋼鐵聯合基地的主要焦煤和火力發電用煤則主要來自於英國人掌控的開灤煤礦和山西井陘煤礦,透過津山鐵路津京段以及京綏鐵路日夜不息的往宣化基地運煤。
隨著宣化鋼鐵基地的投產,宣化兵工廠的炮管鋼和槍管鋼原料將逐漸不再依賴進口,而中華福道汽車以及中華飛機制造公司的發動機引擎生產也將獲得生產引擎急需的鑄鐵和引擎鋼材,宣化鋼鐵廠的軋鋼車間和拉絲車間將逐漸能提供世界質量水平的各種裝甲鋼、不鏽鋼、彈簧鋼、炮管鋼和槍管鋼等等。
可以說,王庚花了9個月的時間用美式軍火武裝起一支唱著三大紀律九項注意的新式軍隊,並半年內建立了任丘油田和宣化鋼鐵聯合體基地,初步建立起圍繞著能源、鋼鐵、兵工、汽車和飛機等新興產業的重工業體系雛形!
與此同時,參戰軍的指揮體系則體現在以混成旅為基本單位、以整編師為方面軍單位的雙重領導機制,在北方六省的《三五七減租條例》和減免田賦、免除所有攤牌和捐餉等舉措,則為改善和提高民生,穩定北方各省農業基礎和保持社會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
事實上1918年中國面臨的挑戰比上一年要大的多,在外部,俄國不可避免的內戰即將爆發,而王庚為參戰軍設定的目標是在東線收復所有自《中俄尼布楚》條約以來所有被沙俄侵佔的領土。
在內部,8月份之前全國範圍內的眾議院選舉將成為各派勢力的角鬥場,皖系內部、直皖之間、南北之間、南方內部諸多政治勢力錯綜複雜,如何在追求憲政和軍隊國家化的旗幟下保持參戰軍的銳氣和忠誠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避免內戰的同時還要爭取透過憲政使得國家向統一和民主的方向靠攏。
一句話,任重而道遠!
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作霖也投了中央
1918年1月9日,陸軍部下令,授奉天督軍張作霖為鎮威上將軍,調北京南苑參戰軍任參戰軍參謀長,免奉天督軍職!舉國譁然!
奉天督軍張作霖東北鬍子起家,十幾年中已成為擁有陸軍第二十七師、二十八師以及一個騎兵旅的一方諸侯,在去年因為河南趙倜這檔子事惹翻了中央之後一直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雖然趙倜那廝一早就被派人送出了國外,算是全了朋友義氣沒有把這個喪家之犬交給中央。
加上先前跟日本借兵一起對付吉林督軍孟恩遠,想把吉林這塊地盤也弄到手裡,結果被中央訓斥撞一鼻子灰,徐樹錚責令奉天督軍撤回奉天閉門自省。
王庚的參戰模範軍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內快速壯大,背後是美國不遺餘力的支援,連自己背後的日本朋友都夾起尾巴捏著鼻子在京綏鐵路建設上替王庚做牛做馬,吳佩孚、王承斌、蔡成勳、王廷楨甚至曹錕、閻錫山都轉投了參戰軍一系。
張作霖知道自己的奉天位處關內關外的要害之地,所謂臥榻之邊豈容他人鼾睡?是個人都知道中央早晚要跟自己談判,參戰軍早晚要跟自己攤牌,這會兒直皖大聯合,參戰軍連外蒙古和中東路都收了回來!
國務總理和他的參戰軍在國內外的聲望如日中天,連日本人都不敢輕易說個不字,原本答應給自己建奉天兵工廠制炮車間裝置這事居然一轉眼就黃了,說是日本答應向參戰軍轉讓75mm四一式野炮、三八式山炮和150口徑榴彈炮的一攬子技術。
三菱重工制炮車間的裝置和模具不夠用,所以日本跟奉天督軍私下談的火炮裝置交易無限期擱置,原來的裝置先得滿足王庚那邊再說!
形勢比人強,張作霖既想趕緊站上參戰軍這條大船,又想保住自己在奉天這一畝三分地的家底,這兩個月心頭七上八下糾結的緊,下面那些所謂的心腹沒少七嘴八舌出餿主意,管用的一個沒有,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沒有日本的支援,奉天根本不可能跟中央叫板!
張作霖手下滿打滿算加來也就2個師合五個旅,比起曹錕當初的北洋陸軍第三師那五個旅來說,戰鬥力只會更弱,去年霸州秋操曹錕挾第一師、第十六師和第三師9個旅的精銳部隊,被參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