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啊哈?有牽著馬的貧農?你可別忽悠我,我問你,這馬得值不少錢吧?在你老家能換幾畝地?”
負責這個鐵路沿線車站的招兵點的是一個工人階級出身的臨時小頭目,對烏克蘭的哥薩克家家養著馬自備武器上戰場的傳統瞭解的不多。
“我家真是貧農,同志,行行好,收下我吧,你看,這是我在原來部隊獲得的銀星勳章,我是一個很棒的偵察騎兵,可整個師都被士兵委員會解散了,發的那幾個盧布的路費都不夠三天的飯錢,同志,行行好,收下我吧,我的馬都餓的快走不動路了!”復員的哥薩克就差沒給那工人模樣的幹部給跪下了!
“那我問你,你支援《土地法令》不?這每個想參加紅軍的戰士都得表態,烏里揚諾夫同志說了,人不能選擇出身,但是可以選擇道路,布瓊尼同志也是哥薩克出身,可他選擇了革命的道路,和舊的階級徹底了斷!”
要說這小頭目雖然在農民和哥薩克面前這會兒有點工人階級的優越性,不過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的本事還算不錯,知道烏里揚諾夫在演講中說過的話,還知道哥薩克出身的紅軍騎兵將領布瓊尼!
“我支援,我當然支援!政府的法令我都堅決擁護和支援,不就是今後回鄉的時候把地主和富農們的土地奪過來分給我們貧農麼,這是大好事啊,我怎麼能不支援呢!”人和馬都餓的眼冒金星的哥薩克忙不迭的堅決表明立場!
“這麼說麼,還差不多,可要記住你今天說的話,能不你呢個做一個堅強的布林什維克,可就看你日後的表現了!過來登記名字,再拿著這個到車站邊上的營房去報道,可得動作快點,要不然午飯沒剩多少了!”工人小頭目終於點了頭。
欣喜若狂的哥薩克忙不迭的上前跟負責登記的文書報上名字年齡和籍貫,接著拿了個編著號碼的竹籤興沖沖的往車站營房那邊奔去。
後邊等著招兵的人群則一擁而上,把招兵點圍了個水洩不通,嘴裡直嚷嚷著還有我,我也加入,我們家都是貧農,趕緊著吧同志,快把我的名字補上去…
這邊工人小頭目則揮舞著雙手只喊著排隊排隊,一個一個來!不許搶!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只要你加入紅軍!
復員軍人們大多數還是四散回鄉,少部分堅強的貧僱農和工人出身的加入了紅軍,但無論如何,在連烏里揚諾夫同志的衛隊長都能餓暈的1918年,糧食和饑荒成為俄國人民揮之不去的夢魘!
“烏里揚諾夫同志!糧食問題實在是太嚴峻了,比起糧食來,中國人和日本人在西伯利亞的軍事行動都不值一提,我聽說中國參戰軍在他們佔領的鐵路沿線和車站都設立了口糧發放點和醫療衛生所,既然這樣,不如請中國人運糧食的列車直接開到莫斯科來算了!”
說話的是《真理報》主編、宣傳人民委員布哈林,3月初在托洛茨基的主張下中央委員會請回了辭職下野的烏里揚諾夫同志,並且重新選舉使小個子再次當上了中央委員會主席,而布哈林這個黨內的理論家和宣傳家,則擔任了新設立的宣傳人民委員。
“布哈林同志!宣傳和輿論戰線還要加強,真理報必須揭露糧食緊張和大糧荒不是因為大家都上街遊行導致農業產量下降所導致的,糧食緊缺和饑荒是國內外所有反布林什維克的勢力糾結在一起,特別是擁有大量糧食的富農和地主們,追隨社會革命黨人、孟什維克叛亂、對抗蘇維埃所造成的!”
烏里揚諾夫的腦門閃著光,習慣性的把雙手扶在自己腰後邊,衝著眼前的布哈林嚷道。
“可哪裡都徵集不到糧食,西烏克蘭大部分已經淪落到德國人的傀儡波蘭自治政府手裡,而東烏克蘭的成立了資產階級臨時自治政府,現在蘇維埃中央沒法從烏克蘭再搞到哪怕一顆糧食!”加米涅夫緊鎖著眉頭道。
“高加索和烏拉爾的局勢怎麼樣?那裡能弄到糧食麼?瓦西里的弟弟從老家來信,說他們那邊已經把地主的地都分了,宅院也燒了,地主們也都被鎮壓了,如果各地蘇維埃都能像瓦西里的家鄉那樣行動起來,打倒一切反對派,我相信糧食的問題能夠解決!”
烏里揚諾夫一揮手道,看上去整個人依然神采奕奕,似乎什麼問題到了他面前,都不成為真正的問題。
“哪個瓦西里?哦哦,對了,是中央派給你的那個衛隊長,不是說昨天剛從南邊押運糧食回來麼,路上還餓暈了,多好的同志!可我們在農村的行動還不夠果斷,地主和富農是全俄擁有和囤積了最多糧食的兩種人,我看當地蘇維埃要派出更多的工作隊下鄉,到農村去,發動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