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第3/4 頁)
同志和其他幾個中央委員一樣,被布哈林提的建議所吸引。
斯維爾德洛夫一臉為難,滿碗飯好吃,滿口話難說,按這廝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他當然期望新成立的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在自己的領導下屢戰屢勝把高爾察克痛揍一番乾淨利落的消滅掉,可從前線反饋的情況來看,第十集團軍的三個步兵師北上都未必能佔白衛軍兩個哥薩克騎兵師的便宜。
何況,高爾察克喀山白衛軍中最精銳的兩個以軍官團和士官生為主組建的主力師,還在喀山虎視眈眈並沒有出動,如果以蘇俄方面組建工人師的經驗看,依著全俄臨時政府的動員能力,只要有糧食有武器,在喀山隨時都能再武裝起來十萬人的後備部隊。
只是,仗才打了兩天,這時候讓第十、第八集團軍全數北上去執行伏爾加河方面軍的原本放在最後決戰階段才進行的大包圍,是不是太操之過急了?
托洛茨基的頭腦很清醒,當初就是在他全力支援下,伏羅希洛夫那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蘇俄紅軍放棄喀山南岸的防守,把主力一直撤退到下諾夫哥羅德之後,變下諾夫哥羅德為新的察裡津的戰役計劃,才得以順利被蘇俄中央和最高軍事委員會批准和透過。
這眼看著仗才打了兩天,又要朝令夕改好大喜功的改變戰役打法,托洛茨基本能的覺得不行,因此見斯維爾德洛夫瞅著自己似乎有點舉棋不定的樣子,托洛茨基便又接著道,“雅可夫·米哈伊洛維奇,同志們!高爾察克出兵才兩天,雖然此戰受挫,但白衛軍士氣正旺,而且哥薩克白衛軍騎兵部隊多,機動性強,我覺得咱們現在就動用南面的第十、第八兩個集團軍這兩個戰略預備隊為時過早,很容易打草驚蛇。
同志們,不久之前,伏爾加河方面軍前敵總指揮伏羅希洛夫同志解釋他那個戰役計劃時再三強調,切博克薩雷距離喀山只有120公里,距離下諾夫哥羅德則有220公里,距離莫斯科更是768公里。
因此把決戰的戰場放在切博克薩雷絕對不是明智之舉,我們就應該把對方吸引到下諾夫哥羅德來!這樣拉長他的後勤補給和運輸線,縮短我們自己的後勤保障線,這麼打,仗才打活泛了!只要我們沉住氣,打敗高爾察克就是必然的!怕就怕我們沉不住氣!”
托洛茨基一番話發人深思,烏里揚諾夫託著下巴走到地圖前看了起來,斯維爾德洛夫則抱臂仰頭費神思考著,其他幾個中央委員聞言也沉默了下來。
良久,斯維爾德洛夫這個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的當家人終於艱難的道,“我傾向於支援列夫·達維多維奇同志的意見,我們現在百廢待興,部隊的整編和補充都需要時間,雖然在北線雙方的兵力相差不大,但是對方有7個騎兵師的機動兵力,我們如果現在就反擊,勢必會打成野戰,這種情況下,我們勝算不大!”
“第十、第八集團軍都是方面軍的主力部隊,不需要整編就能投入作戰,調他們北上也不行麼?”烏里揚諾夫有點不甘心的問道。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夫·達維多維奇的意見是對的,事實上負責前敵指揮的伏羅希洛夫同志也是同樣的看法,現在就反擊時機未到,一方面第十第八兩個集團軍剛從南方北上,旅途勞頓精疲力竭如要休整,另一方面,第八第十兩個集團軍都是步兵,在平原地帶和高爾察克的騎兵周旋,效率很低,隊伍會被拖住!仗並不好打!”
斯維爾德洛夫這會兒的的思路也徹底開啟了,越想越覺得現在還遠未到動用第十第八這兩個集團軍的時候,在莫斯科以東,只有第三、第八和第十這幾個集團軍打過打仗,指望在下諾夫哥羅德剛重組的第五集團軍和工人師,打防禦還勉強湊合,要是打進攻穿插和野戰,一定不是高爾察克白衛軍主力的對手!
“這樣的話,意見就統一了,我建議,當然只是建議,請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負責戰役指揮的同志們斟酌,繼續執行原有的戰役計劃,抓緊時間鞏固下諾夫哥羅德的城防,儘快把人員、軍火和武器補充到第三集團軍中去,同時第五集團軍的整編工作也要抓緊時間,我們就把下諾夫哥羅德變成下一個察裡津,把高爾察克消滅在城下!”烏里揚諾夫揮舞著手臂道。
“好!就這麼辦!”托洛茨基和斯維爾德洛夫異口同聲道。
第五百八十七章 (上)責任誰來負?
1918年7月23日18:00切博克薩雷高爾察克前敵指揮部“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沒想到蘇俄紅軍如此頑強,這個別爾津的第三集團軍這麼能打!咯了我們的牙不算,居然還被他坐著火車跑掉了!”全俄臨時政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