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2/4 頁)
西伯利亞第一集團軍三個步兵師
6、烏拉爾騎兵第二軍彼得羅維奇和謝爾蓋的兩個騎兵師7、熊式輝步兵第二十師的第60混成步兵旅8、日本第三、第七和第十二騎兵聯隊和第七師團的第十三步兵旅團9、在烏法西北10公里的聯軍大本營基地內的總預備隊:熊式輝步兵第二十師的第61、62混成旅、日本第七師團的第十四步兵旅團10、聯軍中國第三集團軍三個師的師屬重炮團和日本第三軍三個師團的獨立野戰炮兵聯隊。
也就是說,當初最早成立的中日俄聯軍中,三個個俄國騎兵師全部參加了烏法戰役,而中日軍隊只有全部炮兵參加了戰役,步兵只有裝甲第一師全部和步兵二十師、日本第七師團進入了烏拉爾山脈以西作戰。
聯軍的主力部隊尚有張維璽第三師、李鳴鐘的第九師這兩個中國整編師留在了車里雅賓斯克斯克後方,日本第三師團和第十二師團的主力也沒有過烏拉爾山口。
加起來,協約國聯軍在烏法戰役中連預備隊一起,整整投入了25萬地面作戰部隊,此外還有300架作戰飛機,和三個中國師屬重炮團、三個日本師團所屬獨立野戰炮兵聯隊。
當然,不能忘記聯軍後勤三個汽車運輸團合計1200輛道奇一噸半軍用卡車保障後勤的貢獻,也不能忘記烏法城內從烏拉爾山脈以東輸送過來保障後勤的約五萬民夫。
這時候,伏爾加聯邦境內只有聯軍,並沒有伏爾加聯邦所屬的國防軍存在,不管是烏法的兩個步兵集團軍,還是烏拉爾騎兵集團軍和騎兵第二軍,包括西伯利亞第一集團軍,按理說這些都是俄國部隊,但是,他們現在都屬於聯軍,而不是伏爾加聯邦的國防軍。
當然,名義上,至少烏法第一、第二集團軍得算是伏爾加聯邦的子弟兵,而五個哥薩克騎兵師,顯然屬於聯軍嫡系,只效忠聯軍,並不接受佩佩利亞耶夫的調遣,至於烏拉爾山脈以東過來的西伯利亞第一集團軍的三個步兵師,則名義上屬於西西伯利亞自治政府,當然也只聽聯軍司令部的調遣!
王庚接著烏法戰役檢討會這個機會,在酒會和舞會間隙,召集幾個聯軍正副參謀長開會,主要是討論下一步整軍擴編的計劃。
在過去的三天中,雖然烏法戰役中蘇俄紅軍戰俘的遣返工作尚未正式開始,但在伏爾加聯邦和蘇俄政府之間和約附件中的戰俘遣返原則,已經正式向戰俘營內的所有蘇俄紅軍俘虜宣講,當然,軍官營裡那些被俘的蘇俄紅軍中高階將領也都一一被傳達到位。
埃赫和勒熱夫斯基這兩個原本出身沙俄軍隊的高階將領,第一時間選擇了效忠伏爾加聯邦,因為在他們當初放下武器向聯軍投降後,這倆傢伙被莫斯科宣佈為蘇維埃叛徒和混入布林什維克和蘇俄紅軍的奸細。
埃赫和勒熱夫斯基的家人都第一時間遭到了契卡的逮捕、審訊、槍決!這就讓這倆個傢伙跟莫斯科勢不兩立,絕對無法在走到一起,向伏爾加聯邦宣誓效忠,不管怎麼樣,也比向之前和自己殺的你死我活的高爾察克白衛軍投降要強的多。
這種想法,是聯軍戰俘營裡的蘇俄戰俘們絕大多數人說給自己聽的理由或者藉口,事實也是如此,更重要,是現在伏爾加聯邦和蘇俄政府停戰談和了,雙方還劃界互相承認,這意味著,這些戰俘選擇效忠伏爾加聯邦後,並不需要就調轉槍口向之前的戰友和親人們開槍,這一點非常關鍵!
第五百四十章 整軍經武
1918年7月20日19:00薩馬拉聯軍司令部“總司令閣下,諸位,我們的戰俘遣返原則獲得了絕大多數蘇俄紅軍戰俘的認可,經過我們這三天的摸底調查,20萬蘇俄戰俘中,願意回到布林什維克和蘇維埃那邊去的不到三萬人,其餘都願意留下來效忠伏爾加聯邦!”
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的總理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佩佩利亞耶夫眉飛色舞的向在座的聯軍一眾大佬表著功勞,說起來,佩佩利亞耶夫這個自治政府的總理還真是這些天最忙的人,好在這幾天沒怎麼下雨,從烏法到薩馬拉的道路也都被聯軍工兵團搶修通車了,加上巴夫雷和薩馬拉的野戰機場都修好了,來去路上倒也方便。
薩拉托夫、沃羅涅日、庫爾斯克和察裡津的新機場已經開始了建設,這時代飛機起降對場地的要求不高,平整出來一塊草地基本就能降落,關鍵是機庫、油料庫、航站燈標以及道路需要平整得花時間,不過最快在一週內,這四個州的首府都能擁有自己的新機場。
“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您確定那17萬願意留下來跟我們乾的蘇俄戰俘,不是因為這邊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