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第3/4 頁)
能打中自然全靠蒙,第九集團軍幾個步兵師的神槍手早在之前和對方的狙擊手對決中被消滅的一乾二淨!
必須得說,葉戈羅夫孤注一擲的進攻時機抓的非常好,聯軍陣地上重機槍在停止射擊後轉移陣地的做法給了他機會,葉戈羅夫也抓住了這次機會,無論是東段已經崩潰了的烏斯季的部隊,還是中段已經衝到聯軍陣地前300米處,終於後繼乏力被壓制在陣地前抬不起的基克維澤和哈丁耶夫的部隊,他們付出的犧牲和代價都是為了給西段的因扎師創造條件!
因扎的步兵第15師無愧於葉戈羅夫第九集團軍王牌步兵師的榮譽,之前15師的主力團2000人從1100米外的戰壕躍出來後既不吶喊也不開槍,就是悶著頭向前衝,在聯軍全線開火後,因扎的部隊第一時間臥倒在地躲避對面射來的重機槍彈雨,但是因扎師的戰士趴在地上既不是抱著腦袋一味躲子彈,也不是徒勞無益的用手頭的任何工具試圖挖個坑把腦袋藏進去。
因扎師的戰士趴下湖手腳並用的在地面上匍匐前進,速度同樣驚人,等聯軍回過神來後因扎師的位置已經和中段的基克維澤師那個團的位置差不多拉平了。
等葉戈羅夫吹響了衝鋒號之後,趴在地上休息了一陣緩過勁來的因扎師不但沒有起身衝鋒,而是繼續手腳並用向前匍匐前進,這就使得中段和東段的烏斯季和基克維澤的部隊向前突了出去,而因扎師則落後了三十米左右。
槍打出頭鳥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聯軍的機槍手被灌輸的理念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彈雨潑灑到最需要的地段,因此一營陣地上的重機槍甚至轉移了目標向二營正面衝鋒的基克維澤的隊伍射擊,誰都知道衝在前面目標威脅更大,而的直立的目標比趴著地上的目標更容易射擊和命中!
蘇俄紅軍南方面軍第九集團軍的炮兵專家,在三次包圍察裡津戰役中贏得了炮兵之神美譽的庫利克同志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佈置在距離對方陣地2公里之外的兩門隱蔽起來的76mm1904型山炮等著就是這個機會,重機槍營佈置在西線一直偽裝和隱蔽著的20挺馬克沁重機槍等著的也是這個機會。
布瓊尼特別騎兵師的獨立炮兵團團長格里戈裡。伊萬諾維奇。庫利克沒有讓葉戈羅夫和第九集團軍將士失望,在2000米的距離上這廝親自指揮兩門碩果僅存的紅軍山炮,以目視直秒射擊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2分鐘內連發8炮,打掉了聯軍西段陣地上一營的四挺勃朗寧重機槍,迎來了山坡上指揮作戰的蘇俄紅軍指揮員們一陣烏拉的吼聲。
當然,庫利克沒功夫迎接這個歡呼,這廝用最快的速度把兩門炮從原來的射擊陣地用馬車拖了一路狂奔轉移陣地,果然,聯軍的炮兵連在他的炮剛離開那個山坡不到20秒鐘,呼嘯而來的聯軍炮彈就把整個山包打成了一片火海!
而這個時候,利用庫利克藏起來的兩門炮敲掉了對方西邊陣地上的重機槍的功夫,因扎師那1500多人發出一聲吶喊,從地上爬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向聯軍的陣地上撲來,防守方聯軍一營的4挺重機槍由於剛被打掉,一時間在500米範圍內只有一營的12挺勃朗寧班用輕機槍及時開火攔截對方的衝鋒。
20發彈匣的勃朗寧班用輕機槍火力強度和持續性如何跟使用350發彈鏈的勃朗寧重機槍相比?因扎師那1500人以及身後第二波增援的薩米第17師的2000人山呼海嘯一般向著聯軍西段一營的陣地上撲來。
與此同時,蘇俄紅軍獨立炮兵團的重機槍營長馬利科夫指揮他的20挺馬克沁在西段1。5公里的寬度上全面開火,20道炙熱的火舌從1100米外瘋狂的撲向聯軍一營的陣地,猝不及防的聯軍騎兵第一營的12挺班用機槍頓時被掃掉了一多半,剩下的被壓制的抬不起頭來,而一營下馬作戰的騎兵們端著手裡的莫辛納甘騎步槍和m1伽蘭德騎步槍被對方炙熱的火力壓制的根本無法抬頭。
而山呼海嘯一樣的3500多紅軍將士則喊著烏拉迅猛的衝進了300米的位置並繼續勇往直前的在20挺馬克沁重機槍為自己開闢的道路上奮勇衝擊。
葉戈羅夫和身邊的幾個師長望著戰場上的形勢手心裡全是汗,葉戈羅夫喃喃自語道,“在對方的炮火轉移回來之前,必須衝上去!一定能夠衝上去!”
第四百四十八章 塵歸塵土歸途
不得不說,蘇俄第九集團軍的司令員葉戈羅夫和騎兵師長布瓊尼一樣,都是不服輸的主,都想咬著牙在聯軍火力佔有巨大優勢的情況下打一次勝仗,哪怕是慘勝都行,要不然從踏上伏爾加河右岸到這會兒,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