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3/4 頁)
也是不值一提,布瓊尼不能想象150架飛機對自己進行空襲轟炸和掃射會是怎樣的一個場景,仗打的窩囊可不是他的錯,不是第九集團軍的錯,要怪就怪莫斯科和東方面軍對烏法敵情估計不足,對協約國聯軍部隊在烏拉爾山脈以西介入程度嚴重判斷失誤。
回過頭來說第二集團軍的馬欣,這廝因為有赫維辛領著一個師留下來阻擊追擊的聯軍騎兵,所以他的三個師在折向南邊趕了10公里之後又折向西邊,居然被他躲過了彼得羅維奇向南和向西派出的騎兵連的搜尋,要說三個師兩萬八千人的隊伍在平原上走過怎麼可能不留下痕跡?
馬欣的高明之處在於這廝居然命令隊伍沿著一條東北、西南方向的小河淌著水走了一大段才上岸繼續走,這就讓後來追過來的騎兵連迷失了方向,所以這廝三個師當晚愣是躲過了彼得羅維奇騎兵的追蹤,三個步兵師也是走走停停不時還原地轉個圈把腳印踩亂。
一個晚上最後第二集團軍司令馬欣帶著三個步兵師足足也趕了60公里的路,黎明時分停下來仔細一看地圖,發現已經來到了阿爾加湖附近,這個湖大概長寬各五公里,幾條小河匯入窪地形成了湖泊。
步兵師走的人疲馬乏實在已經邁不開步子,馬欣便吩咐三個師在湖畔的樹林裡紮營停了下來,這個阿爾加湖距離米爾納到巴夫雷的大路差不多有四十公里之遙,一路上沒有發現聯軍的地面部隊的蹤跡,馬欣和全軍將士終於鬆了口氣,辛苦行軍一整夜沒敢停留和合眼,不少戰士到頭便睡了過去。
再說第一集團軍,圖哈切夫斯基留下兩個師在亞齊科沃阻擊本來打的就是丟卒保車的主意,所以入夜後他領著三個步兵師一路向東南方向狂奔,一個晚上向東南方向插出去足足70公里,同樣在黎明時分停下來宿營和隱蔽,第一集團軍這三個師停留的地方是尼基季諾,這裡位於米爾納東南70公里,距離從烏法向南到斯基爾利塔馬克的大路約20公里不到一點。
圖哈切夫斯基的這三個師加一個恰巴耶夫剩下的騎兵旅一路上也沒有遭遇聯軍地面部隊,空中夜航的偵察機的引擎聲都沒有聽到過,這廝心裡頗為慶幸這一夜居然如此平安的渡過,當然,留下來打阻擊的兩個師多數是凶多吉少,不過總要有人付出犧牲。
1918年7月11日的夜晚對所有人來說幾乎都是一個不眠之夜,伏爾加河右岸的蘇俄紅軍全線撤退,而烏法聯軍指揮部對莫斯科的決心下的如此之快有點始料不及,雖然亡羊補牢但夜色和不佳的天氣狀況影響了夜航的鷹眼預警機空中偵察的效果。
蔣鴻遇和熊式輝部在北面和西面擋住了第五集團軍並最終經過大半夜的追擊和合圍,最後徹底解決了第五集團軍南路軍三個師,從集團軍司令員斯拉文到政委布柳姆貝格以及下面的師長們被一網打盡。
而從烏法發起地面追擊的烏法中央叢集只有彼得羅維奇的烏拉爾第二騎兵軍抓住了敵人殿後的三個師,雖然殲滅了其中兩個半師,但到底讓敵人的主力溜出了自己的手掌心,而且孤軍急進的彼得羅維奇騎兵第二旅被對方赫維辛利用沼澤和地形打了一個伏擊,損失超過1500人,加上當夜第一戰殲滅對方兩個步兵師時損失的近千騎兵,烏拉爾騎兵第二軍算是被咯了牙。
當然,在東線蘇俄紅軍損失的可是兩個半師,加起來兩萬三千人的隊伍,其中陣亡5500人,負傷和被俘高達16000人,不過對方的集團軍政委揚科夫加依居然領著不到2000人逃出了包圍圈不知所蹤。
這一夜謝爾蓋在亞齊科沃向南和向北包抄的兩個騎兵團都沒有再發現和兜住敵人,彼得羅維奇從米爾納向北和向南派出的兩個騎兵團也沒有找到和發現敵人,同樣,吳佩孚派出的烏法第一集團軍各兩個師的兵力在累死累活趕到米爾納一線南北各三十公里的位置後,也同樣沒有抓住敵人。
吳佩孚親自率領的西伯利亞第一集團軍三個俄國新兵師,則就像夜間拉練的儀仗部隊一樣連夜趕到的不過是一個第二騎兵軍的騎兵團看守著的14000俘虜的亞齊科沃。
1918年7月12日早上5點,天亮後幾乎所有累了一夜的雙方部隊在方圓200公里的烏法平原上酣然入睡,所有部隊都累的夠嗆,而此時忙起來的則是聯軍的航空隊,不但鷹眼1、2、3、4同時升空開始地毯式的空中偵察和搜尋,另外一箇中隊16架dh4偵察轟炸機也撿起了老本行幫著拉網式的搜尋突圍後的蘇俄紅軍部隊的蹤跡。
同樣幾乎一夜沒睡的聯軍總司令王庚則同樣酣然入睡開始補覺,即使聯軍航空隊白天找不到對方的地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