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部分(第3/4 頁)
陣仗前來迎接龐統。
又過了一些時日,身處壽春城內的諸葛亮聽到風聲,得知自己昔日的同窗好友來了徐州,而且是擔任了徐州軍團大軍師這一明顯針對自己的職位,當時他只搖頭苦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在諸葛亮看來,該來的總是要來,此生想要繞過龐統只怕是沒有了可能。他只希望來日倆人戰場對決時,彼此只是就事論事,不要做那些唯利是圖、蠅營狗苟的下作之事。
第八二三章江東該往何處去
中原地區的一番兔起鶻落,不僅是讓趙興手下的眾多將領警惕異常,也給身處東南之地的吳州造成了巨大影響。
這些年,東吳孫氏與中央朝廷的關係經歷了一番起伏,從開始的應召圍攻,到後來的陽奉陰違,再到現如今的背道而馳,可謂是漸行漸遠,如果形勢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真可能徹底投入晉國趙興的懷抱。
然而,風無常勢,水無常形。一場由劉備和曹操聯手掀起的政治風暴忽然自帝都洛陽這個風暴眼中開始颳起,等到韓榮和諸葛亮入主揚州,劉表荊州稱病之後,東吳上下忽然感覺風向變了,於是東吳內部對未來究竟該走什麼樣的道路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而且相互之間不願退讓,大有一言不合便捋起袖子幹架的態勢。
說起來,東吳的這番變化,缺跟趙興的策略有關。
前兩年,趙興手下六大軍團大打出手,在黃河兩岸將朝廷大軍和冀州袁紹揍得鼻青臉腫,在西涼地區讓益州司馬懿大敗而退,順手還取了大郡漢中,後來更是強勢登陸青州徐州,將袁紹、曹操、劉焉、袁術四路聯軍打得潰不成軍,最後還徹底剪除了袁紹。
第256卷 第2044節:洛陽有了大動作 (39)
這一番雷霆手段下來,不僅大大擴張了晉國的地盤,還成就了趙興平西王的無上威望,一時之間東吳內部各方勢力都是心驚不已,紛紛贊同與晉國進行聯姻,也就是徹底倒向趙興。
然而,好景不長,趙興麾下幾大軍團在消化吸收了新得的地盤之後,好像變得老實規矩很多,不再四處挑釁和征戰,這一年多里竟然毫無建樹,眼睜睜地看著劉備和曹操在中原地區攪風搞雨,居然也是聽之任之。
身處事外的東吳諸派勢力不僅要問了——這是一個神馬情況?
如今眼看著劉備和曹操強勢整合中原地區,一旦他們完全鞏固了豫州和揚州,接下來荊州劉表也是岌岌可危。如果荊州復歸朝廷直接控制,則曹劉聯盟勢必與益州司馬氏暗中勾結,如此一來,代表中央朝廷的這一方便控制了大漢一半以上的人口和最為富庶的地區,也就可以凝聚起足夠與趙興抗衡的力量,到最後誰勝誰負變得更加難以預料。
正因如此,最近在江東內部漸漸出現了三種不同的聲音。
第一種聲音,也是贊成人數稍多的一方,是以張昭、張紘和朱治等眾多世家大族為代表,他們認為在目前這種難分勝負的局面之下,暫時不要戰隊,既不支援朝廷,也不得罪晉國,就作壁上觀便可。
然而,做牆頭草雖然降低了風險,但最終的收益卻也會降低,甚至危險更巨。試想一下,無論是中央朝廷或者晉國一方,一旦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轉過頭來便會毫不客氣地對付東吳,因為東吳的騎牆行為,使得人家動手時毫無顧慮。
第二種聲音,屬於仍然看好晉國,繼續堅持東吳應與晉國保持親密關係的一方。這其中有魯肅、顧雍和陸績等人。
魯肅看好晉國,那是因為他對晉國現行體制的巨大優越性瞭解最深刻,對趙興的戰略意圖看得最清楚;顧雍看好晉國,是因為始終與老師蔡邕保持著書信往來,受到蔡邕的影響較多;陸績看好晉國,則是因為陸遜如今北上晉國,而昔日好友龐統又南下徐州,他不願意晉吳兩地徒生糾葛。
第三種聲音,也是稍微弱一點的,但卻日益吸引更多人加入進來的一方勢力所發出。以孫權、丁奉和步騭等少壯派喊得最兇,他們聲稱東吳不應該只是作壁上觀,而應該趁著朝廷和晉國拼鬥之時大力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尋找機會奪下荊州之地,成為第三方逐鹿天下的勢力。
孫堅作為東吳地區的最高決策人,自然不會輕易表明自己的態度。孫策作為孫堅的法定第一繼承人,他只需按照父親的意圖做事即可,所以孫堅的態度便是孫策的態度。周瑜是孫堅的好友,雖然在東吳勢力中如今分量極重,但也沒有表態,因為他還在觀察和思考。
第256卷 第2045節:洛陽有了大動作 (40)
一個整合的勢力內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