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部分(第2/4 頁)
為其難了,問題是咱現在還不會說蜀地方言,只怕蜀中的將領不服氣哇!”
“滾粗!”太史慈不禁破口大罵,“趕緊組織部隊收攏降兵!這次咱們可是發大財了,這可是三萬多益州漢軍啊……”
第九零二章嚴顏吃軟不吃硬
“錦帆”甘寧在蜀中的名聲確實夠響亮,只要是年輕一些的漢族男子,都曾經或多或少地聽說過甘寧當年的“光輝事蹟”
年輕時的甘寧,在郡中輕俠殺人,藏舍亡命,可謂是少年人的“偶像”。他一出一入,威風炫赫。步行則陳列車騎,水行則連線輕舟。侍從之人,披服錦繡,走到哪裡,哪裡光彩斐然。停留時,常用錦繡維繫舟船,離開時,又要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
這麼一個不務正業的傢伙,卻也有讓人佩服的地方。雖然蜀人以“錦帆賊”稱呼甘寧和他手下那幫兄弟,但甘寧卻是個極講義氣、重信諾的人,只要他答應下來的事情,就不會反悔和改口。
近四萬益州大軍在嚴顏帶領下發動的突圍之戰固然以失敗告終,而主將嚴顏也是陣前被甘寧打暈生擒,但剩下的三萬人也不是個小數目,若不是甘寧及時亮出他那面獨一無二的招牌,根本沒有這麼容易全部被勸降。就算是三萬頭豬放在南山臘谷之中,也需要攻益南路軍計程車兵們抓很久,更何況是三萬手持兵刃,身穿藤甲的精銳士兵。
第278卷 第2221節:吾乃錦帆甘興霸 (23)
當然了,如果太史慈和甘寧只是想將嚴顏的部隊全部消滅乾淨,他們就不會在南山臘谷中布這麼個大口袋。直接在嚴顏一開始從牧靡穿過南山臘谷時用火器一陣猛射,然後在谷中埋下大量的轟天雷,保證讓嚴顏和五萬益州士兵全部葬身南山臘谷,連個全屍都不留。
實際上,太史慈和甘寧都十分眼熱這些益州士兵。甘寧曾經跟太史慈專門探討過益州士兵的特點,其中便有吃苦耐勞和服從命令兩樣優點。一支部隊計程車兵吃苦耐勞,便很好養活;服從命令,便易於管理,可以快速帶出戰鬥力。
趙興也曾經對天下各州計程車兵進行過點評,他認為最適合山地作戰的便是益州和荊州南部計程車兵。趙興記得後世的湘軍和川軍,那都是特別能吃苦耐勞的部隊,憑藉著劣勢裝備,以巨大的傷亡抵擋著小鬼子的瘋狂絞殺,硬是為華夏贏得了戰略緩衝期。
太史慈和甘寧都很有信心將益州士兵收歸己用,只因為晉國部隊遠超其他勢力的待遇、人性化的管理教育方式都是屢試不爽的有效手段。從河西羌胡開始,炎晟族、堯興族、焉耆族、夫餘人、耽羅人……多少桀驁不馴的種族都被平西王收服帳下。
至於漢族內部各方勢力的降兵最後加入趙興麾下的,那就更是數不勝數。趙興的部隊之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接收的其他勢力的降兵,剩下的一半中還有大半是出自於當年造反的黃巾流民。
在趙興看來,既然太祖當初可以帶著一幫出身農民、土匪、山賊、水寇的苦哈哈打天下,他也可以將各方勢力留下來的降兵轉化成自己的部隊。這十幾年晉國部隊的蓬勃發展,事實上已經證明了趙興的做法完全可行。所以,深受趙興影響的太史慈和甘寧生出兼併益州正規部隊的想法,也就毫不為奇了。
投降的益州士兵,如今已經知道他們是敗在了太史慈和甘寧率領的晉國正規部隊手下,心裡面便好受了許多。輸給南蠻子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沒有用,但是輸給擁有“火烈鳥”和“神威炮”的晉國部隊,益州士兵並不覺得有多麼恥辱。試問,這天下還有哪支部隊能夠戰勝晉國的部隊?
有著豐富收納降兵經驗的王路,直接被太史慈任命為安置四萬益州降兵的主要負責人,這個任務可不輕鬆。不過對於王路而言,四萬益州降兵也算不得什麼,當初他可是跟隨著關羽收降過很多部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嚴顏從益州北線帶往南部的六萬大軍,至此便徹底交待在了談虜山下。其中兩萬左右因為傷亡,徹底退出戰場,剩餘的四萬則全部放下手中兵器,老老實實地做了俘虜。而攻益南路軍這一方傷亡不過五千,其中還有三千多還是得到救治的傷兵。
第278卷 第2222節:吾乃錦帆甘興霸 (24)
以犧牲一千多士兵的代價,換來了益州六萬大軍,太史慈和他手下的三員虎將外加軍師李儒,都是好樣的!特別是當初太史慈指名道姓地要讓甘寧做他的先鋒大將,如今看來真是最妙的一手。
大軍默不作聲地打掃完戰場,在山谷相對的兩邊各自修築了一片陵園,埋葬了犧牲在南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