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第2/4 頁)
來得也不輕鬆,只能說是小勝而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趙興麾下的軍隊,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很低的死亡率。就算一些士兵重傷退出現役,但他們畢竟留下了生命,今後還有晉國優厚的撫卹待遇,並不用為生計發愁。
第292卷 第2329節:深藏心底的道路 (2)
不多時,平西王被城內的百姓們簇擁著來到了沙場之上,看著眼前血肉模糊的景象,就算兩世為人見慣了戰場之上支離破碎場景的趙興,還是於心不忍,差點落下淚來。
趙興沉聲對身後的官吏們說道:“將吾方殉國將士登記造冊之後,清理遺容,三日後送入太行忠烈園集體安葬,屆時由吾主祭。將朝廷一方的將士清理遺容之後,送往羊頭山進行安葬。至於盧太傅的遺體,先暫存於羊頭山上,待詢問其家人之後,再選擇具體安葬的墓穴。”
三日後,兩場盛大的葬禮在太行山餘脈和羊頭山兩處地方同時舉行。平西王在太行忠烈園這邊主祭,晉王劉鎔、國相王允、大學士蔡邕則是在羊頭山主持為朝廷一方死亡的將士下葬。人死如燈滅,當黃土掩蓋了一切之後,留給後人的只剩下許多的嗟嘆和哀傷。
被俘的五萬多名朝廷士兵,暫時被送往幽州訓練團的軍營中進行看押,等到中原大戰結束之後,便按照籍貫進行遣返,並不會被驅趕進入礦山和山林之中進行辛苦的勞作。都是漢人子弟,當大戰結束後,都有父母妻兒需要他們撫養,趙興又怎麼會虐待這些士兵給人落下口舌呢。
處理了這些戰後之事不久,從洛陽太傅府中傳來盧植幼子盧毓向平西王提出的請求。盧毓求趙興將其父埋葬在與太行山遙遙相對的王屋山顛,允許盧家後人前去結廬掃墓。趙興聽了此事之後,不由得苦笑不已,然後慨然應允,而且還從內庫之中專門撥出白銀五十萬兩,專門為盧植修建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墓,以紀念這位剛毅有節的當世大儒。
《列子·湯問》裡有一篇文章,講述的是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太行和王屋二山挪走的故事。太行山上有忠烈園,所以盧植便給自己選了王屋山作為墳墓,這是死後都要跟趙興較勁呢!
又過了些時日,太傅盧植率軍突襲箕關,在臥虎城下兵敗身亡的訊息傳遍各州,於是又掀起了天下輿情的轟動。先是朱儁在鄴城隕落,接著是盧植在臥虎城下殉道,這對於朝廷和曹劉聯軍的打擊自然是十分沉重。被圍困在長安的皇甫嵩因為長期抑鬱成疾,在聽聞盧植身死後不久,便在某個夜裡闔然長辭,追隨著兩位老夥計的腳步一同而去。
皇甫嵩去世,皇甫堅壽被俘,長安城內便只剩下了皇甫酈。按照皇甫嵩臨終前的交待,皇甫酈命令城內四萬御林軍開啟城門,向城外的先鋒軍投降,於是長安城得以完整的儲存,長安城內的百姓也沒有遭受任何兵禍,倒是符合了“長安”這座城名本身的涵義。
第292卷 第2330節:深藏心底的道路 (3)
長安既然被克,則關中地區已經盡在西北路的掌握之中。關羽於是下令大軍兵分兩路,由蒼狼軍和西涼軍向東而行,連續穿越潼關和函谷關後,迅速進入洛陽地區,控制如今已經無兵駐守的洛陽;由先鋒軍、崑崙軍和平西軍轉向東南方向的藍天青泥隘口,奪下袁術軍佔據的武關之後,兵進南陽,直搗袁術的老巢宛城。
北路軍如今不再為晉國的安危擔憂,於是整頓兵馬,從箕關南下,十分輕易地拿下了河東郡和河內二郡,然後渡過黃河,將大軍開進了早已人去城空的洛陽。
如今的洛陽城內,變成了小偷、乞丐和地痞混混的天下。有錢有勢的人們,早已追隨著皇帝和大臣們去了重兵駐守的陪都許昌。那些原本生活在角落之中的城狐社鼠們,此時便跳出來欺負城中無處可去的窮苦百姓,直到馬超和臧霸帶著大軍進入洛陽之後,城中的秩序和治安才徹底地清明起來。
馬超和臧霸入城之後,按照平西王的密令,立即將洛陽城內的藏書館、太學院等許多涉及到歷史和文化科技的重要場所給控制起來,又緊急出動部隊對城裡面的各種下三濫的團團夥夥進行清剿,把這些壞分子搜刮和搶掠而來的各種財富以及文物古董全部收繳一空。
緊接著,北路軍團中的臥虎軍和遼東軍五萬步兵浩浩蕩蕩地開赴洛陽城,緊隨在這支大軍身後的是一支人數多達五萬的運輸車隊。這支車隊不僅負責向北路軍團提供給養,他們還給洛陽城內的百姓帶來了大批的糧食和禦寒的過冬被服與衣物。
跟在運輸隊伍後面的,還有許多從晉國選拔出來今後負責治理洛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