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白李進思這麼做的用意,人家這是代表趙興來迎接自己呢。糜竺這傢伙一開始還忽悠自己說是去醉仙樓喝酒,分明就是有意安排的。當然,這種安排也是善意之舉,正好可以拉近太史慈與幷州的關係。
等太史慈上得醉仙樓第七層時,他終於體會到了糜竺當日的窘迫。整個醉仙樓上竟然有十來個大小孩童規規矩矩地站成左右兩列,正恭候著太史慈大駕光臨。在這些孩童身後,還站著兩位儀態雍容的年輕婦人。
“孩子們,還不過來見過東萊太史將軍!”一位年過五十的老者,招呼著這群孩子向太史慈行禮。於是,讓太史慈有些頭暈的一幕上演了。
“鎮北將軍府二子趙振勇見過太史將軍!”
“鎮北將軍府三女趙思盈見過太史將軍!”
……,……。
“鎮北將軍府趙振褀見過太史將軍!”當最後一個兩歲多的男孩,奶聲奶氣地向太史慈見過禮後,這位武藝超強的猛人已經被雷擊中了,半天反應不上來。面前的這群孩子實在太多了一點,名字又很相近,一時半會讓太史慈根本難以分辨。
第108卷 第858節:太史慈率軍攻關 (23)
“這位便是太行書院祭酒,鎮北將軍的泰山大人,大學士張儉。”李進思向太史慈介紹剛才那位喊話的老者。“這位是鎮北將軍三夫人,這位是鎮北將軍四夫人。”李進思又將兩位年輕婦人向太史慈做了介紹。
太史慈於是趕緊向張儉和貂蟬、張忻等人見禮。今天他所見到的人,還真沒有一個尋常的,只是興師動眾地搞這麼大陣勢,到底要幹什麼呢?太史慈一時半會實在想不明白,索性也就不去多想。
大人小孩紛紛落座之後,張儉開口說話:“鎮北將軍長子振邦聰慧好學,頗有乃父之風,今欲拜師學武,然幷州眾將皆征戰於外,故請太史將軍不辭,教授此子武藝。”
這下太史慈明白了,感情是請他收趙國昌的大兒子為徒弟,專門傳授武藝。這可真是難得的殊榮,多少人擠破頭都輪不到。以趙振邦那幾個“萬人敵”叔叔們的本領,隨便拉出來一個都不在他太史慈之下,而趙興卻特意讓人在醉仙樓上擺下敬師宴,請太史慈作為長子的武藝師傅,還真是讓人無法拒絕的招攬和拉攏啊。
本來已經暗中為幷州做事的太史慈,大大方方地喝了趙振邦敬上的拜師酒,從今往後算是結結實實地綁在了幷州這輛戰車上,任誰也休想拉攏過去。
順利招攬了太史慈之後,“人販子”趙興一直打著主意的兩萬青徐兵,他們在潞縣療養的好日子,只怕快要到頭咯……
第三四一章最大規模的拐帶
趙興在面臨皇甫嵩和盧植兩路大軍合圍的困境之下,將能想的主意和辦法都想了一遍,儘管確定了使用三皇子劉鎔作為擋箭牌的策略,但這只是戰略上的目標和方向,具體的戰役和戰術安排仍然不能停下。
就算是最終和洛陽攤牌,那也得把籌碼準備的充分一些,不能一上來就將底牌交出去,這是遊戲規則。而招攬太史慈,分化和吸收青徐將士,便是趙興能想到的辦法之一。
盧植的陽謀是欺負幷州的常備兵力人數少,無法防守漫長的黃河沿岸,所以可以明目張膽地與西路聯軍匯合,將自己的意圖展示給趙興。既然己方的兵力不足,趙興便想起了太祖當年的一句話,“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於是青徐兵便成了趙興首先想拿下的一支部隊。
這個想法雖然好,但具體實施起來難度很大。趙興一直堅持的是用團隊精神來感召和凝聚軍心士氣,不是單純依靠財富和好處來收買人心。趙興清楚地記得,後世的國軍每每打仗時,總是依靠“袁大頭”和“大煙土”來激勵士氣,實際證明效果並不咋地。
第108卷 第859節:太史慈率軍攻關 (24)
鎮北軍團經過多年的打磨,如今每一支軍隊都保持著旺盛的戰鬥意志和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培育出了榮譽感和使命感作為部隊的靈魂。趙興出臺的功勳體系就是激發將士榮譽感的具體舉措,而使命感則來自於所有將士和幷州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幷州士卒的親人如今能夠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源自於軍隊的誓死捍衛。就算他們不幸陣亡,完善的撫卹制度,也可以讓大家拋開後顧之憂。
對於做客幷州的青徐士卒而言,如果指望憑藉榮譽和使命來召喚這些士兵,效果顯然不會太好。青徐兵的家人和生活基礎都在青州和徐州,名義上又跟幷州互不隸屬,誰會在乎不太值錢的榮譽,誰又會真心為幷州戰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