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 頁)
的通報,端太妃甚是意外。雖然對她並無好感,但如今她正蒙聖寵,也不敢輕易駁她面子,只得吩咐宮女請她進來。喬安踏進端太妃居住的寧輝宮,環目四顧,見庭院內並無花草,只植著數十株松柏,聚碧凝翠,凝重肅然,果然跟尋常嬪妃住所不同,也頗符她的性子。她心中不禁猶疑起來,事情當真如自己所猜想的那樣嗎?會不會是自己弄錯了?
猶疑歸猶疑,她還是踏入主殿,依禮向端太妃行禮。起身入座,宮女上來奉上香茗茶點。端太妃淡淡地道:“明慧郡主今日來看本宮,可有什麼事情?”
喬安看看四周,並不言語。端太妃自然明白,雖然心中不悅,卻還是吩咐眾人退下。待殿中只剩她們二人,喬安才淡淡開口道:“喬安今日冒昧求見,乃是因為聽人說了個故事,想要轉述給娘娘聽,娘娘可有興趣?”
端太妃道:“難得明慧郡主有心,請講吧!”
喬安輕啜口茶,抬首瞧著端太妃,道:“聽說端太妃娘娘是甘州人士,不知娘娘可曾聽過金玉樓這個名號?”
雖然驟然轉題,但端太妃向來深沉,點頭道:“自然聽過。金玉樓乃甘州最有名的金銀玉店,所售飾品件件都是精品。尤其,金玉樓曾聘請天下聞名的金銀器匠華大師駐樓,經他手所做的飾品更是千金難求,金玉樓也因之聞名遐邇。據說,直至今日,金玉樓尚存留十七件華大師精品,如今華大師已逝,這些飾品自然也就更增身價。沒想到明慧郡主也知道金玉樓!”
喬安淡淡道:“正如娘娘所言,金玉樓因華大師名聞天下,君氏也經營金銀玉器,自然聽過它的名聲。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娘娘頭上所戴的碧玉簪也是出自華大師之手,不知是也不是?”
端太妃心中暗驚,卻不動聲色,道:“明慧郡主果然見聞廣博,眼力非凡。不錯,本宮這支碧玉簪是出自華大師之手。這都是數十年前的往事了,那時本宮尚未入宮,爹孃寵愛異常,因此花費重金自金玉樓購得此簪,贈給本宮,以為紀念。”
喬安點點頭,道:“原來如此,不過說來也巧,我聽來這個故事,也是跟一對碧玉簪有關,暫且叫它玉簪記吧!其實,這是個很俗套的故事,開頭俗套,經過俗套,唯有結局叫人感慨,唏噓喟嘆,難以自制。”
端太妃似乎頗感興趣,道:“哦?既然這故事能入得明慧郡主之耳,想必自有它的不凡之處,明慧郡主請講,本宮洗耳恭聽耳恭聽。”
喬安看著她,輕輕嘆口氣,徐徐道:“娘娘的碧玉簪是父母所贈,作為紀念,乃是天倫情深。而那故事也是從玉簪而起,只是,跟娘娘不同,那對碧玉簪乃是媒聘之物。很久之前,在南方有兩戶望族,都是世代為官,書香門第。到了這一世,兩家人更是交好,正巧兩家夫人先後有喜,於是指腹為婚,約定若是一男一女,便結為夫妻。而當時的盟證便是男方花重金自銀樓購得的一對碧玉簪,雙方分持一支。待到嬰孩出世,果然是一男一女,正好作婚配。
“人世變換如白雲苑狗,瞬息萬變,難以預測。男方父親因官位變動,遷居他處,兩家人便漸漸斷了訊息。誰知男方之父因為受賄事發,判處斬刑,家道就此中落,只剩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受盡旁人冷落白眼。好在這孩兒天性聰慧,用功讀書,十三歲便考中秀才,算是為家裡爭回些顏面。誰知道禍不單行,沒多久,他的母親便因病去世。臨終前,她取出那枚碧玉簪交給他,囑咐他去尋親。
“書生不願違背母親遺願,又正好是三年科試之期,便趁著上京赴試,順道去尋親家,路上正巧與出遊的一位小姐相遇。正如戲文傳奇中所言的,兩人漸漸有了情意。書生並不知道這小姐便是自己定下的未婚妻,而小姐卻見到那枚碧玉簪,知道那書生便是自己的未來夫婿,卻並不明言,只是鼓勵他登門尋親。書生自然不願,那小姐卻道天機不可洩露,到時自知。
“書生雖然不解,卻還是依言尋親,好容易尋到岳父家門,遞了信物,報了姓名,入門拜見,才知道原來那便是自己的未婚妻,心中自然歡喜難言,然而,也正如戲文說的,那岳父是貪財趨勢之輩,見女婿家道沒落,有了毀親之意,百般冷待,只期望女婿自己先行退婚。誰知道書生鐵了心思,無論受到何種冷待,也絕口不提退親之事。最後,岳父終於忍耐不住,跟女婿攤牌,並且口出惡言,百般貶低男方。書生卻始終念著小姐的深情,不肯退婚。最後,岳父竟然設計,使書生誤以為小姐移情別戀,棄他於不顧,怒然出門,並將岳父返還的碧玉簪丟棄在地,斷為兩截。
“除了嶽你家門,除了作為信物的碧玉簪,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