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好,況且你在宮中陪了哀家幾個月,哀家也要為四阿哥想想不是,今日你就回去吧。”
“元壽還小能懂什麼,若說四爺就更不必擔心了,我原先就是說好了的。”
“你不懂,男人都好新鮮,他身邊有多少靚麗女子,一個不留神就被人搶去了心神,你瞧你懷孕時他來看你多少次,如今才几几之數,上次更是連飯都沒吃。不過他肯定急著你回去呢,看不著又吃不著鐵定著急啊。”
“……”禮玳臉色紅得都能燒著了,卻又啞口無言,她即不能說胤禛之所以不吃飯,是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回去看梅花去了,也不能承認太后推斷。
“看,說不出話來了吧。”
禮玳跺了跺腳撒嬌:“瑪姆,兒臣捨不得您啊。”
“哀家也捨不得你,只是你要知道。”太后拍了拍她的手:“你們過得好,哀家才放心呢。”
禮玳嘆了口氣:“十八阿哥走了爺該知道吧,昨日皇上回宮之後大發雷霆,太后也突然說宮中要辦喪事對元壽不好,非讓我今日回來。”
“我怎麼沒有聽過這麼個說法。”
“太后就是這麼說的。”
“好吧。”胤禛不想在這上面糾纏,“咳,我送進去的信你沒收到?”
“收到了。”
“收到了你也不知道回。”
“我正愁著怎麼跟太后開口呢,怎麼回您啊。”
“這麼說若不是太后開口,爺還得等咯。”
“……”
“對了,我回來時看到那棵樹了,當時離得還遠看著還以為是一片彩霞落在了花園裡呢。”
胤禛雙眼微眯:“別想扯開話題!”
禮玳肩膀一縮,低著頭乖乖認錯。
“臣妾錯了。”
乾清宮內,
李德全小心翼翼將冷透了的茶換下,看了一眼一旁坐立不安的翰林院大臣,心裡暗歎一聲,同時站在一邊不動了。
康熙想了很多,他想起小十八生病的時候自己是如何的擔心,因此雖然太醫、大臣的極力阻攔他還是前去握住小十八的手,那麼小的孩子,幾天前還活蹦亂跳的,還吵著要獵到一隻兔子回去帶給額娘,真是一個好孩子,朕拉著他去見草原部落的孩子們,小手胖乎乎暖和和的,可現在才短短几日就瘦的不成形,朕痛啊恨啊,朕身為君王卻無力救他。
他又想起了胤礽,赫舍裡走的早,朕答應她要好好照顧胤礽,所以朕將他封為太子,將他留在身邊日夜照料,傳授他君王之道,只待朕百年之後能為大清在造一個明君。可是,朕沒想到啊,朕滿心期盼的,嘔心瀝血造就的盡是這樣一個不顧親情,絲毫沒有兄弟情誼的畜生。那天,康熙被太醫勸走,回帳篷時經過胤礽的居處,帳篷裡燈火通明照映出一對人影摟抱之態,並不時傳出幾聲嬉笑之聲。康熙大怒,回去後命人將胤礽帶來,胤礽詢問康熙緣由,康熙強忍怒氣責問為何不去探望十八,他道我是太子因而不去,康熙追問連小十七都去了,為何他不能去,他道我是太子是大清將來的支柱,十八有疾不敢因小失大。
康熙將胤礽痛斥了一頓,他不敢相信自己竟養出這樣一個白眼狼,
而這並不是第一次,康熙二十九年七月,烏蘭布通之戰前夕,出塞的途中他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接。胤礽到行宮給他請安時,看到天顏消瘦如同虛假,不但沒有寬慰之話,連沒有憂戚之意也沒有,這是他心中久遠的痛。
當晚小十八走了,到最後胤礽終是沒有去看過一眼。
而康熙接連大受打擊,輾轉反側一夜痛定思痛派人將胤礽圈壓起來直到回京。
他人並不知道此時此刻太子並不在宮裡,更不知道康熙內心搖擺不定,正在做一項重大的決定,關乎朝廷的大事。思慮良久康熙終於痛下決心,如此心思不良、倫理敗壞之人怎麼能堪登大任,他不能將大清的未來掌握在這樣一個人手裡。
康熙立刻命一旁等待多時翰林院大臣起草詔書,那大臣早已等的昏昏欲睡,康熙一聲令下,那人急忙提筆,隨著康熙的一聲聲諭下,那人竟然雙手顫抖,額角冒汗。
直到詔書擬好,康熙疲憊的揮手讓人退下。
李德全:“皇上夜深了,該歇了。”
康熙盯著殿外半晌:“不,朕要去看看赫舍裡。”
☆、第 93 章
第二日早朝,詔書由李德全當堂宣讀,眾人齊齊臉色突變,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只是一起尋常的出巡,卻導致太子被廢。而太子那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