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果那邊不能安身,你一定回到我這裡來。”
“請漢王相信我,只要不死,遲早我都會回來的!”
“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
他們來到一條河邊,清冽的河水在山谷中奔流著,喧聲激盪山谷,河水在河中的磐石間激起了雪白的浪花。
路就在這裡中斷,河的兩岸是陡峭的巖壁,無立錐與攀援之地。要沿著這重重河谷出去,只有在半巖間鑿出的一排排方孔,插進粗大的木料,下面再加斜襯,然後再在上面釘上木板,鋪成道路,這就是古代的棧道。
“漢王請留步,我們就在此一別吧!”
張良下馬向劉邦拜倒在地,劉邦連忙下馬扶起:“子房,一路保重!”
張良一行牽馬走上了棧道,漸漸消失在前方的峽谷中。
劉邦一動不動地佇馬遠眺,直到身後有人對他說:“漢王請回吧,子房先生已經走遠了!”
劉邦悵然若失地掉轉馬頭,正要回去,突然聽到一聲驚呼:
“前方起火了!”
劉邦抬頭一望,只見棧道延伸向前的深深狹谷中,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兩位送張良的軍校慌忙跑回來報告說,張良一行走到了前面突然命令那護送他的百名壯士,將手中的火炬點燃,邊走邊將火炬投向身後的棧道,於是棧道的木架立即被火點燃。風助火勢,棧道立刻便燃燒成了一條盤山的火龍。
劉邦的將士震驚了!
晝思暮想要殺出去的將士們,如今絕望了。道路已被毀,不困死在這深山狹谷中麼?這張良安的什麼心?他是不是看見漢王困在這深山裡,故意放火燒了棧道,去討好和投靠項羽?他與漢王平日情同手足,漢王也待他不薄,誰會料到這位天下聞名的英豪,竟會有如此歹毒心腸、卑鄙之舉?
頓時,有不少將士義憤填膺,馬前請纓,請漢王下令,讓他們去赴湯蹈火,還來得及撲滅棧道大火,還可以把張良捉回來千刀萬剮、食肉寢皮!
在這群情激奮、沸沸揚揚的咒罵和請戰聲中,劉邦卻一反常態,處變不驚,若有所思地舉頭望了一陣,平靜地撥轉馬頭,一聲不響地迴轉身去了。
將士們不解地望著漢王離去的背影,噤若寒蟬。
棧道火光把峽谷映得通紅
第14章 彭城,虎口餘生
他對那個夢想中的故國,奉獻了自己的忠誠。在血淚的遭遇中,他終於破滅了那個可悲的復辟夢。即使是一位蓋世人傑,也差一點成為一個庸碌昏君的殉葬品。
當張良帶著何肩一行,尾追著西楚霸王東去的蹤跡趕到陽翟時,卻撲了一個空。
韓王成根本沒有回到陽翟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兒哪裡還有一點都城的氣派?哪怕是小國之都!經過亡國的浩劫,再加上陳勝起兵以來,你來我去的兵燹掃蕩,令張良夢牽魂繞的故都,已變成荒城一座,當年的王宮,當年的相府,一片斷壁頹垣。荒草藤蔓之中,成了狐兔的巢穴。
他家昔日相府那座巍峨的門樓,如今已經坍塌,只剩下一點土石的殘墩。在這旁邊,有一間小屋尚存,從那破屋頂上冒出縷縷炊煙。張良知道那裡有人,走上前去推開那扇破門。只見幾塊石頭壘起的灶上,架著一隻殘缺的陶罐,不知在熬著什麼發臭東西。再往裡瞧,一個枯瘦如柴的中年人躺在床上,他一見有人推門,便掙扎著坐了起來,有氣無力地問道:
“是韓國司徒張良大人嗎?”
“正是。”
“我已經在門口等了你好多天了,要是再遲幾日,恐怕就見不著你了……”
“你病了麼?”
“斷糧三天了,今天拾到一隻發臭的死老鼠,正在熬湯……”
張良吩咐何肩給了他一些饃和糧食,他拿起一塊又冷又硬的饃就大口大口地啃了起來,吃下了大半塊饃,又喝下幾口涼水,心頭有底了,才有力氣開口說話。
韓王和各路諸侯一起,被項王召至戲下。後來,一個個諸侯都被封了王,回到了自已被分封的地方去了。就連項王最嫉恨的沛公,也被分封到了巴蜀。可是韓王成一等也不見封,二等也不見封,派人去詢問只叫等候,無可奈何也只好候著。這位韓王成一點沒有自知之明,就憑你這幾千人馬,幾座佔不穩的城邑,毫無戰功可言,有什麼資格厚著臉皮三番五次地請求封王?
一天,西楚霸王要東歸彭城了,就命韓王成隨軍前行。等快到陽翟了,韓王成前去與霸王辭行,項羽不但不見他,反而傳話給他,叫他繼續跟隨大隊伍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