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其實,這個時候的我與那大概即將成為我夫君的諸葛亮並不相熟,我只是想試探一下,他是否真的如傳說中那麼足智多謀。順便也好將這婚事緩上一緩,因得我這個未來人,著實是接受不了這古代人的閃婚啊。
第十六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
之後的日子,過得很安寧。
好像我從未對諸葛亮出過那兩道題,好像他從未來家裡提過親,好像一切都未發生過。若說稍有一點不同的,便是他加入了崔州平他們的蹭飯行列。說到蹭飯,嗯,石廣元也是來的。看著,也好像從未在爹爹面前跪過那一下午一樣,只是話沒有從前多了。
嘛,這些人真是奇怪。
只不過,沒兩天的功夫,諸葛亮的身份就由吃客,變為了伙伕。
這個奇妙的轉變緣於有一天,我在灶屋裡炒菜。炒著炒著,忽的想起好多天沒有練刀了,手生的很。於是就掄起飯勺,擺了幾個姿勢。結果沒成想,這竹製的飯勺沾了油就變得忒滑了。我沒掄上幾下,這勺子就似一條溜光的蛇一般,從我的手裡滑了出去。結果,我眼見著勺子直直飛向掛在牆上放餐具的竹籠。籠子被撞飛了,一籠子的筷子勺兒什麼的四散開來。有幾個掉進鍋裡,濺了不少菜湯出來。真是杯具了……正在我望著這一攤子杯具現場麻爪的時候,一個人從身後將我一把拉到一旁。
“沒燙到吧。”暖陽般的聲音,有些急促。
“沒,沒。”眼前的人,皺著眉。以至於,看得我有些惶恐。卻不想,聽了我的話,這本是皺著眉的一張臉,隨即便笑了起來。還頗有些嫌棄的意味。
“喂。笑什麼嗎。”
“只是沒想到,你在灶屋的時候,會是這般熱鬧。”
“喂喂喂!”
“快去換件衣服。這裡交給我。”話罷,一抹蒼色背影擠到我的面前,甚熟稔的操起鍋,將混著筷子的一鍋菜倒了去。
自此以後,我們家每日中午,晚上的兩頓飯,都是由諸葛亮來做。唔,說到他的廚藝,是很傳統的好。因得這個年代沒有咖哩啊,紅酒啊什麼的,所以不能做拿手西餐的我只能承認他的手藝比我好上了許多。而且這個伙伕儼然是懂得營養學的,這每頓的菜裡都是有葷有素還有湯,營養搭配得很是均衡。每日開飯的時辰也是把握的相當精確。也因的這樣,他總是每日太陽還沒爬到正空的時候,就來我們家。一直待到天要黑了才離開。
其間,偶爾諸葛亮會拉著我在這附近走上一走。走在鬆軟的土地上,看著田地裡,幾個農夫在耕作,一邊耕作還一邊唱著詭異的小曲。好吧,那就是《梁父吟》了。看著遠處重疊的山巒,看著眼前的一汪清泉。忽然有種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豁達。不禁感慨,原來這樣的生活,就是農夫,山泉,有點田。唔,這隆中是塊福地啊。想來,這樣子悠閒地過一輩子也蠻好的。不過,瞅瞅身邊的諸葛亮。嗯。自古幾乎每個有志青年都懷抱著出將入相的夢想,更何況,眼前這個是自比管仲,樂毅的人呢。嘛,在他出山之前,我決定教這些農夫們唱唱歡快一些的歌,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
事實證明,還是歡快的歌比較受歡迎。在我去田地裡開過幾次不插電演唱會之後,農夫農婦們就紛紛表示我的歌很好聽,要學著唱。於是,我便順理成章的取代了諸葛亮,成為了教他們唱歌的新先生。咳咳。
偶爾諸葛亮會關心一下我做的木甲獸小黃,小黑和小白。當他一邊摸著小黑光禿禿的腦門一邊問我,是如何可以把這木質的機器做得這般精妙的時候。我方要將道理說出口,眼風卻在不經意間掃到在他手下微微顫抖併發出“咯吱咯吱”聲響的可憐的小黑,隨即便忍了住。“此乃秘術,不可外傳。”
偶爾我也會溜達到諸葛亮的院子。他的院子中一顆槐樹下,置了一張石桌,石桌上擺著一把瑤琴。想必,這便是那日我誤入了諸葛亮的八卦陣,引我出陣的琴吧。仔細看上一看,才發現這竟是一把小葉紫檀雕的瑤琴,通體赤紅好似漆了一層漆。紋理細密,坐於其旁,還能聞到淡淡冷香。我不禁吞了吞口水,若是能把這琴帶回現代,可是要發財咯。許是諸葛亮見我看這琴看得這般入神,便會錯了意。“喜歡這琴?不如彈上一曲試試。”
……帶弦的我只彈過吉他,還是六根弦的。眼前這琴一共七根弦,該怎麼彈呢。我把兩隻手往琴絃上擺了擺,可是怎麼擺都找不到感覺。於是乾脆站起身來,把琴身豎了起來。擺了一副彈吉他的姿勢,再想了想要彈的曲目。終於,萬事俱備,便撥起了琴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