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3/4 頁)
讓友軍出入。
不過,無論陵州眉州的宋軍會不會上當,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反正戎州的吳越軍隊已經擊潰了曹彬,東線暫時已經不會有宋軍有餘力來戎州攪局了。戎州的四萬吳越軍隊除了留下萬人守備各處,同時還開倉放糧募集原本反正過來的蜀軍乃至義軍鎮守地方,其餘便可以抽出將近三萬馬步軍正規人馬沿岷江西進強攻。
說是吳越軍隊開倉放糧賑濟遭了兵災的百姓和原蜀軍,其實也不盡然,因為戎州、瀘州、嘉州的官倉裡面存糧根本不多,經過宋人在四川的一年半搜刮,各處常平倉也就夠駐軍使用後稍有餘量罷了。所以吳越人其實是放了至少兩萬石的玉米麵來賑濟百姓降軍。之所以用玉米麵,一方面固然是當初在昭通、攀枝花一帶吳越人的山區屯田只能種植玉米為主,另一方面磨成玉米麵也可以防止玉米這種作物的種子加速擴散。因為玉米麵吃著和稻米小麥明顯不同,所以略一宣傳之後,當地百姓都可以切身感受到吳越人是拿出了自己的軍糧來賑濟兵災。
有比較才有忠誠可言。川南百姓原本因為旁戶之苦,對孟昶的統治也是頗為敢怒不敢言的,以至於宋軍剛來的時候完全沒有凝聚力可言,對孟昶的政權也缺乏為之死戰的動力。最後當完帶路黨之後,才發現被帶進來的宋人更加刮地三尺猶有過之,這時候想後悔都來不及了。一年半來,蜀地真正窮苦的百姓就是在這種悔恨中度過的,如今,當皮包骨頭的旁戶們按照民戶編制每一戶人都可以領到一袋包穀面,回家拾柴蒸了吃上熱騰騰的包穀麵餅子之後,人心便已經徹底爭取過來了。
再加上吳越國不收人頭稅,不用服徭役的政策已經全面實施了超過十年,縱然訊息再閉塞,蜀地百姓也多少是有耳聞的。現在吳越官方在軍隊派糧的同時大量宣教吳越國的善政,強調這一舉措。在戎州,瀘州,嘉州,原本逃入岷山的旁戶百姓,乃至在農民起義之後才逃散離開州城進入山區、準備相機投靠農民軍的百姓,如今也紛紛重新迴歸戶籍,領取賑濟。僅僅從迴歸百姓中擇揀體格健碩、又有自願從軍意願的義民,便可湊成近萬人馬,派遣數百軍官滲透控制,足夠駐守地方,擔任守城職責。這樣一來,將來吳越軍隊在蜀地進一步拓展地盤後的留守兵力問題便可以很好解決,極大地解放出了親從都的精銳戰鬥部隊。
……
顯德十五年二月初四,按部就班行軍攻戰的吳越親從都三萬馬步軍兵臨陵州,統兵將領分別是申屠令堅和楊繼業。宋將王全斌還在成都與王小波激戰,本人無法分身南下,吳越人堆架土山、以火炮轟擊城牆開啟缺口,隨後手執鐵盾的擲彈兵開路,飛梯登城,一套教科書式的攻城手段之後,只有兩千禁軍骨幹的陵州城便被猛攻陷落了。吳越大軍迫城之時,城內原蜀國降兵和百姓甚至在城內靠近城門處的街坊放起火來,迎接吳越軍隊入城,宋軍的抵抗完全沒法有效組織。
入城之後,經過查明真相,才知道原來是戰前王小波、李順一脈的人提前在城內發展了一些義軍,結果王小波和李順自己暫時沒有兵力可以南下,卻被吳越軍隊火線攻城趕上了,而且據說臨近的眉州城內也有部分提前發展的內應。申屠令堅聞訊大喜,也顧不得休整,繼續整軍北上,三日之內,又克眉州。如此一來,岷江中游相當於後世樂山、眉山兩個地級市範圍的城池疆土全部落入了吳越人之手,與邛州的王小波軍一部連成一線。
到了二月中旬,原本壓著王小波打的宋將王全斌,立刻陷入了反而被敵軍成掎角之勢夾擊的尷尬境地之內。自從邛州眉州連成一片後,王全斌也不敢再繼續出城浪戰,輕啟兵端,唯有回到成都,以守備為主。
這一日,邛州城內,吳越入川部隊主將申屠令堅與前來投誠以正式混入“體制內”的義軍頭目王小波、李順進行了會晤。義軍當中除了極個別原本就是做過多年山賊的投機分子對於投靠外來官府當帶路黨頗為不滿之外,大部分義軍將兵的工作還是很好做的,畢竟原本都是吃不飽飯天天被攤派稅賦徭役才造的反;吳越朝廷免除徭役的善名在外,也不虞有將來被壓迫的可能性。
當然了,讓人歸順入體制內,自然是要開出一些價碼的,申屠令堅出兵之前,原本無法預料收編王小波等人時王小波會將戰局打成何種狀態,所以當初錢惟昱給申屠令堅准許的允諾是先給一個蜀州刺史的官職,並且將來朝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給一個川西觀察使的監察官職作為補充——當然了,那種情況原本是基於義軍靠著自己的力量拿下成都,錢惟昱才會如此封賞。現在成都還在王全斌之手,那麼蜀州刺史、灌州刺史兩個位子便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