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第2/4 頁)
有一個30彈匣的名字叫“暴風驟雨”的衝鋒槍!只要扣住扳機,子彈就會像潑豆子般的傾瀉而出。再給眾人演示的時候,看到100米外的人形靶幾乎在瞬間就被衝鋒槍的幾十發子彈掃成了篩篩,弟兄們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太強了!這般輕便的衝鋒槍火力堪比機槍了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宋希濂中將等在問到這種槍的射程、精度等具體引數的時候,周大少團長簡略作了介紹:
這種叫“暴風驟雨”的衝鋒槍,是自己重慶的兵工集團下屬的步兵輕武器研究所最新研製的步兵輕武器裝備。每個彈匣彈容量為30發,使用手槍彈。有效射程150米左右。射擊精度以圓周機率計算在一米之間……
宋希濂中將等人頓時大失所望,這把槍華而不實啊!一則太費子彈了,一扣扳機幾秒鐘就是幾十發子彈,一般士兵不配個幾百發子彈都不敢放心用。子彈打光了,又輕又短拼刺刀還不如燒火棍!光子彈補給按照中國軍隊的這個後勤補給水平就根本達不到。而且使用手槍彈,威力也小;
二則這槍的有效射程太有限了,比起步槍機槍動輒四五百米的有效射程,150米左右簡直沒法比。與小鬼子常用的步兵武器三八大蓋的有效射程一比幾乎就是……宋希濂中將等沒好意思說出來就是扔貨。小鬼子幾百米外就可以打你,你卻只能眼巴巴等小鬼子進到150米。小鬼子打仗又不傻,哪回不是飛機炸大炮轟,步兵遠遠拉成散兵線衝鋒。真到了一百來米那就是肉搏戰了!
三則射擊精度,就沒有精度可言!竟然是以彈著點圓周分佈率來算的,還在一米見方?!……
說到這裡的時候,宋希濂中將等人不是看到周大少團長的面子上,都差點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繡花枕頭一包草!好聽不好使的。還花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研製出來,真是白瞎了。(這其實跟小日本人當初對待衝鋒槍這種優點和缺點一樣子突出的步兵輕武器的看法幾乎一致無二啊。)
周大少團長聽完這一二三,哈哈大笑:你們啊,你們啊,錯把寶玉當作了璞石了!只看到外沒有認識到裡面的玄機。
“曾經有一個阻擊手,哦,就是我們說的神槍手,曾經說過一句話:離步兵150米以內最危險。為啥子啊?因為在這個距離內,即使是一個剛才學會打槍的新兵蛋子,拿杆槍也能把你幹死!
他這句話的意思簡單點說就是普通步兵最有效的攻擊半徑應該在以個人為中心點的150米以內!如果超過了這個範圍,就應該是他這樣子的神槍手,還有機槍、火炮、坦克等的事情。
也就是說,普通步兵在150米外的殺傷力就大大減弱了。當然我們也可以加強訓練增加這個範圍外的殺傷力,但效果也是很有限的。
因此真正的步兵對決通常就是在這個150米範圍內進行。那麼自然步兵的單兵武器裝備也應該是為這個有效的範圍內發揮最大的效能而設計的。這就是我的步兵輕武器研究所的最基本的思路。也是這次我帶來的衝鋒槍、火箭筒、爆破筒、燃燒瓶、槍榴彈等步兵武器,它們的最有效的殺傷距離也在150米範圍內的原因。
說到我們的對手小鬼子。我們知道。小日本其實是師從德國的,這兩個國家的軍事思想都是非常強調士兵的軍事技能的訓練。
由於都是資源相對於缺乏的國家,因此特別在射擊訓練科目基本上達到了有些過猶不及的感覺。這也是他們在150米的範圍外往往有比其他國家軍隊好得多的攻擊力,究其原因也主要是因為他們長期訓練,普通步兵射擊普遍比較精確所致。
在中國戰場上,大家對於這一點感受是很深的,我軍在150米距離以外的射擊很難贏過小鬼子。特別是小鬼子的甲種常備師團,像跟我們對壘的荻洲立兵中將的第十三師團、筱冢中將的第十師團等,普遍的都是軍齡在三年以上的老兵,射擊非常精準。
但真把小鬼子放到了150米這個有效範圍內,近戰、肉搏戰我們還不算太吃虧。(宋希濂中將等人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小鬼子為什麼往往常用遠距離射擊,避免跟我軍近戰肉搏戰呢?(這裡大家不要被影視作品中的對小鬼子的不堪描繪給誤導了,真實的戰場上小鬼子是非常有戰術素養的),因為他們擁有優勢的飛機火炮等遠端打擊力量,而我軍在這種敵人的優勢火力下又沒有逼近小鬼子的有效辦法,往往死傷慘重。人都被死傷光了,自然小鬼子就能輕易佔領陣地了。
各位大哥,就憑小鬼子那三八大蓋一槍一槍的放,就是射擊再他媽的精準,要造成我軍的重大傷亡,那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