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慮了一下,周大少對永提師傅等人說:“既然你們這麼說,那麼你們平常一天介吃齋唸佛,可有參透禪機了嗎?”
“吾等愚鈍,望一字師指點迷津。”
“我曾於一年春末(又在瞎扯)遊歷少室山,于山上遠眺密林之中的巍峨少林,驀然參透禪機,寫下了幾句詩,暗含佛理,你等可願聽聽?”
永提和尚等人和四周的眾人一下子把耳朵都提起來了,這還不得好生聽聽啊!
感謝書友大大支援推薦收藏阿彌陀佛善哉)
首發
第100章 首尾相連 珠聯璧合
()????“啊,啊”周大少煞有其事地清清嗓子,乘著這個空當林雪兒忙把金筆掏出就著桌上的選單子準備把這“天意禪機”記錄下來。
少室山春遊
之一之二
酒澄映桂棹,浮雲盤石留,
果肉白如羅;人在畫中游;
青溪穿石下,素閒心已遠,
山道盤腸過。吟佛禪鍾久。
好啊!聽懂了詩意的吳老爺子、劉教書匠和永提師傅等人失口叫好。周大少這兩首五絕可是把春末的少室山和山下林中的少林寺的景色寫活了。
看到眾人半懂不懂,劉教書匠忙給大家解釋:酒色在新出的綠色桂葉映襯下非常澄淨,剛採的新鮮野果子剝出來的果肉白得畫素色的羅緞;我品美酒食野果,看著碧綠的山泉水穿過石頭衝向下游,遠望剛走過的山路彎彎曲曲就像人身上的九曲盤腸一般。天上的浮雲飄走了,山上的盤石仍然靜靜地盤在那裡,我就像在春末美麗的少室山畫卷中游歷;安詳平和的心向著遠方飄去,而遠處掩映在林中的少林寺裡,吟佛聲、禪鐘聲一直鳴響了很久不息……
周大少這兩首《少室山春遊》的五絕,真是把少室山美麗和山間古剎少林寺那實景像放電影一樣子擺在眾人面前,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使人覺得身臨其境,彷彿自己就是那個飲美酒啖野珍眺山景望浮雲的畫中人!而最後一首的後兩句,則是把一個千年古剎寫得極悠遠極深沉,人靜心寂中充滿了一縷縷青煙。
堪比王摩詰啊,可這寫景詩中的禪機在哪裡?永提師傅等眾人苦思冥想,大傢伙也紛紛仔細咀嚼起來想參透箇中的奧秘。
把詩記在選單子上的林雪兒,盯得更是仔細。想起周大少在洛陽火車站時,就對劉旭東等幾個洛陽青年玩過藏頭詩,這個鬼小子會不會又玩這招?順著這思路找下去,林雪兒是大吃一驚:好巧妙的首尾相接,左右相對,珠聯璧合!絕的是這十個字竟與詩意結合的極好,無一絲突兀。媽?,周臘梅不去當個詩人真是太可惜了,急就章都能寫成這樣子,真真是個天才少年!難道世間真有像李太白、杜子美、王摩詰這樣的人間怪物?看向正洋洋自得的周大少的眼神那是一個崇拜啊,跟自己旁邊周大少的一貫擁躉蘭蘭妹妹一個樣子了。
吳老爺子和劉教書匠先後也看出奧秘。吳老爺子不住的點頭稱奇稱妙。而劉教書匠乾脆非要拜周大少團長為師:個人學了十幾年的國文算是白學了,這眼前的十七歲的少年團長才是現代版的少年王摩詰嘛!
永提師傅一眾和尚慧根太淺了,念來道去只是覺得少林寺、少室山就像在自己眼前晃盪,卻是一絲也沒有看出這詩中的禪機來。把個林雪兒氣急了,這些個笨和尚喲!
“永提師傅,你把兩首詩頭尾相連,左右相對來看看!”林雪兒把記錄了詩的選單子遞給了大和尚。
“啊!”這下子永提師傅等人看明白了。怪不得個人的師父主持方丈永仁大師對一字師都是頂禮膜拜,真是大德高師啊!說得多好:酒肉穿腸過,吟佛心中留!我等俱是風動雲動皆是心動啊,徒求其表,未解佛之正義!
“吃!”永提師傅等參透禪機,心中甚喜,擼起袖子,也不管啥子葷腥腥油花花羊骨頭了。吃!大吃!特吃!我等大和尚亦在寺中苦熬數月,按到起一字師說得:也該是補補的時候了!
還不明就裡的大多數人,只見十一盞大燈泡見了林總遞過去的記的團長剛才念得兩首詩的選單子,少時納頭就拜周大少團長,然後就再不絕食了。甚至於也不管啥子油腥葷花了,大吃特吃起來,驚得是眼珠子掉一地!咱這周大少團長也太神奇了,不愧是和尚師傅們口中尊稱的“一字師”!
“和尚吃肉了!和尚吃肉了!”見乾爹出馬,光頭和尚不絕食了。林雪兒和蘭蘭妹妹身邊的馬家倆小兄妹(這倒黴孩子)高興得鼓起了巴巴掌大叫!慌得林大小姐、蘭蘭妹妹忙去捂嘴巴:阿彌陀佛,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