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4 頁)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了中國失敗的命運。
甲午開戰時,清朝陸軍總兵力達96萬人,而日軍總兵力為24萬人,清軍與日軍的兵力之比達到4:1;然而,清軍一線戰場實際參戰部隊主要以淮軍為主,只有十餘萬人(有說法是最多20萬人),實際參戰兵力可能還不如日軍(17萬人)。
戰爭爆發
朝鮮問題是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突破口,1890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對開戰的要求更加迫切,就在這一年,時任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第一次帝國議會的“施政演說”中丟擲了所謂“主權線”和“利益線”的理論,將日本本土作為主權線,中國和朝鮮半島視為日本的“利益線”,聲稱日本“人口不足”,必須武力“保衛”利益線,加緊擴軍備戰。
戰爭的導火索終於來了,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朝乞援。
日本認為發動戰爭的時機已至,向清廷表示“貴政府何不速代韓戡?……我政府必無他意”,誘使清朝出兵朝鮮。
清朝沒有識破這是日本的陰謀,於是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000人於6月6日後數日分兩批在朝鮮牙山登陸,在此安營紮寨,準備鎮壓起義,同時根據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通知日本。
6月10日,朝鮮政府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清軍未經戰鬥起義就平息下去。
6月25日,原定計劃的第三批清軍在牙山登陸,駐朝清軍總數達到2465人。
甲午戰爭時的日本大本營在朝鮮向清朝乞援的同時,日本透過其駐朝公使館探知清廷將要出兵朝鮮的訊息後,欣喜若狂。
當時的伊藤博文內閣正面臨議會的不信任案彈劾,得到此訊息後,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著手挑起戰爭。
1894年6月2日,伊藤內閣決議出兵朝鮮。
6月5日,日本立即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6月9日,日本派先遣隊400多人,在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的率領下,以《濟物浦條約》規定之日本有權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進入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同時又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知照中方,其後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進駐漢城。在日軍先遣隊出發前,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授權大鳥挑起釁端,找尋藉口發動侵略戰爭。
交涉破裂
全州和議達成以後,朝鮮政府要求中日兩國撤兵,於是大鳥圭介開始和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進行撤兵談判。
大鳥雖然口頭上答應袁世凱撤兵,甚至就要達成書面協議,但是日本發動戰爭的決心已定,不可能同意撤兵。
所以日本政府一方面電令大鳥拒絕達成共同撤兵協議,另一方面則在6月15日丟擲了“中日兩國共同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的方案,從而使共同撤兵協議一筆勾銷。
此後,日本開始不斷增兵,6月16日大島義昌少將率領混成旅團第一批部隊在仁川登陸,到6月28日混成旅團第二批部隊登陸,侵朝日軍達到8000餘人,比起駐朝清軍已佔絕對優勢;而清廷決策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則一直希望中日共同撤兵,既未向朝鮮增援軍隊,又沒有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由清軍先撤兵,舉棋不定,最終給日本人以可乘之機。
日本之所以提出“共同改革朝鮮案”,其目的是一面使自己的軍隊以“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為名賴在朝鮮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駐朝清軍,完全是為發動戰爭而採取的挑釁手段。
清政府拒絕了“共同改革朝鮮案”,並強調日本必須撤兵,於是日本在6月22日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一次絕交書”。
此後,李鴻章一味寄希望於美、英、俄等歐美列強調停,讓日本撤兵。
由於前述的各國利害關係,美、英、俄只是對日本表示“譴責”而已,並未採取強硬措施,加之日本靈活的外交策略,列強最後都採取了觀望態度,於是調停均告失敗。
7月14日,日本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二次絕交書”,拒不撤兵,並反誣中國“有意滋事”,揚言“將來如果發生意外事件,日本政府不負其責”。
至此中日談判破裂!
日本向清廷發出“第一次絕交書”以後,便著手開始單獨改革朝鮮內政的策略。
與朝鮮交涉期間,大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