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談仁皓微微皺了下眉毛。“這麼說來,陸軍的那幫混蛋又在拿元帥開涮了?”
“難道還有別的可能嗎?不過,這下可把第一艦隊的軍官給害慘了,聽說有一百多人被直接解職,被留下來的也失去了繼續晉升的機會,不然,我為什麼要來第五艦隊?”
房間裡沉默了下來,談仁皓的心情也更復雜了。
第九章 新軍事革命(下)
“新軍事革命”是後來才有的稱呼,這是對第一次全球大戰結束到第二次全球大戰爆發之間的二十多年中發生的巨大的軍事變革的一種籠統的稱呼。這一軍事變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唐帝國的稱呼,而在其他國家是分成了三個方面的),即裝甲機械化,以及航空部隊在戰爭中所佔據的主導地位。
主要集中在陸軍的裝甲機械化不在討論的範圍之內。在世界上第一艘航母“蘭利”號(美利堅合眾國用排水量5500噸的海軍運煤船“木星”號改裝)服役之後,帝國海軍也開始研製自己的航母,並且在兩年後,就建造了第一艘試驗型航母“航空先驅者”號。這是一艘排水量不到8000噸的小型航母,主要以試驗為目的。不過,隨後世界各個海軍列強都開始建造大型艦隊航母的時候,帝國海軍卻在十年中沒有建造一艘真正的艦隊航母。直到五年前,帝國海軍才批准建造了“皇帝”級快速艦隊航母。
相比而言,帝國發展航母的方式非常的獨特。幾乎所有的海軍強國在發展航母的時候都採取的是小步快跑的方式,透過建造數種帶有試驗性質的航母來逐步熟悉航母的建造以及使用方法。相反,唐帝國在建造了“航空先驅者”之後,十年內把幾乎所有的力量都花到了建造戰列艦上來,以替換老舊的主力艦,並且繼續維持“兩強原則”。結果,十年中,帝國海軍的工程師只能在圖紙上進行摸索,而且這都嚴重缺乏經費。如果不是五年前廖漢翔將軍“跳槽”來到了海軍,並且以其他所有列強都在大力發展航母為由說服了薩季亭元帥的話,恐怕“皇帝”級航母的建造工作還會拖上幾年。
帝國海軍的保守思想,戰後裁減的掉的鉅額軍費,以及帝國海軍大量等待更換的老舊戰艦。這些,都讓帝國海軍失去了最初十年的寶貴時間。不過,帝國強大的造船工業,龐大的海軍工程師隊伍,以及強大的工業基礎,讓帝國海軍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從一個沒有航母的國家變成了航母強國。“高祖”號下水的時候,就是世界上載機數量最多的航母,同時也被譽為最先進的航母。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
談仁皓對航母是獨有情鐘的,在他第一次從內參資料上了解到了這種強大的海軍作戰武器的時候,就認定,航母必然是未來的海上霸主,是將稱霸海洋數百年的戰列艦淘汰出歷史長河的新戰艦。不過,在這場帝國海軍的革命中,有著與談仁皓,廖漢翔這些先驅者一樣的思想的人並不多,特別是在帝國海軍的高層,從薩季亭元帥,到其他幾支艦隊的司令官,參謀長,再到各大院校的校長,幾乎無一不是“大艦巨炮”主義的簇擁者,他們根本就不相信,蚊子能夠叮死大象,更不相信那些脆弱的飛機能夠對皮堅肉厚的戰列艦構成威脅。
可以說,帝國海軍已經在發展航母的道路上比三個最主要的對手(日本,美利堅合眾國以及大英帝國)落後了很多。以《松江條約》中的規定,帝國可以建造總共十萬噸的航母,而在三艘“皇帝”級航母(“航空先驅者”號已經在兩年前正式退役了)的總排水量不到六萬噸(標準排水量),也就是說,帝國還有很大的空間來建造新的航母。不過,帝國海軍到現在都沒有出臺新航母的建造計劃,反而正在為替換一戰末期服役的三艘“重慶”級戰列艦而建造三艘“尊嚴”級戰列艦。
談仁皓與郝東覺都是狂熱的航空愛好者,而且兩人都是廖漢翔將軍的忠實追隨者,他們也都是“主動”要求到第五艦隊來的。結果,一談到現在帝國海軍的現狀,兩人都感到很氣憤,不過兩人的表現卻完全不一樣。
“不管怎麼說,如果現在是機會的話,那我們正在錯過這最後的機會!”郝東覺很激動,而且不知不覺的,他已經用上了領袖的口吻。“帝國海軍能夠獨霸海洋數百年,除了有強大的國力做支撐,數十代海軍官兵的努力奮鬥之外,我們幾乎從來沒有在任何一次軍事革命中被敵人拋下過。如果我們錯過了現在的機會,說不定,五年之後,就會有人為此後悔了。”
談仁皓苦笑不語,他與郝東覺有一樣的感受,卻沒有郝東覺那麼激動。他們只是海軍中的少尉軍官,最低階的軍官,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後,他們會成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