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鳳棲路,只有查到啤酒瓶的來源,才能判斷是不是和案子有關。”
高棟不太滿意地唔了一聲,道:“就是說,到現在為止,也就這麼點線索?”
張一昂道:“我們問了當天報案的人了,報案的是住鳳棲小區的一名交警隊的工作人員,他當天晚上剛好外出和朋友聚會,回來時,開車進入鳳棲路,車燈照到前面地上停了輛車,車身傾斜著,他仔細一看,注意到車右後側地上倒了個人,所以馬上報警了。根據監控顯示,張相平的車是晚上10點25分進入鳳棲路的,而報案人的車子是10點31分進入鳳棲路的,只隔了不到六分鐘。我們猜測,報案人車子進入鳳棲路時,兇手完成殺人後,還沒來得及清理現場,兇手一看到有人過來,所以倉皇之下,來不及清除證據,直接逃離,所以張相平指甲裡留了他的衣服纖維,地上的腳印也沒時間清理。”
“報案人有看到當時車子附近有人嗎?”
張一昂道:“報案人說他沒注意那麼多,他只注意著前面地上倒下的這個人,或許兇手在發現有車輛進入鳳棲路後,馬上逃進了農田裡。不過這次倒是有個目擊者。”
“目擊者?”高棟眼睛發亮。
張一昂道:“交警隊一位姓李的副隊長,當天晚上開車進入鳳棲路時,看到了張相平車子停在路邊,張相平站在車旁。李隊長停下車,搖下車窗,看到奧迪車的右側,有個人正蹲著,應該是在檢視輪胎。他問張相平遇到了什麼事,張相平說車胎爆了。李隊長問張相平要不要幫忙。張相平說兩個胎都爆了,他車上也只有一個胎,幫忙也沒用,只能等明天找修車店過來。所以這位李隊長先行回家了。我們推測,當時趴在右側檢視輪胎的這個人,應該就是兇手。按照李隊長描述,他當時沒有下過車,那個人也一直背對著他,沒看到臉。但據他回憶,那人是穿了一件米黃色的外套,張相平指甲裡的衣服纖維,高畫質放大後也是米黃色的。這個人頭髮不長不短,從背影上看過去的感覺,他覺得是四十歲左右的人的樣子。而當時和張相平在一起的這個人,事後我們經過多方調查,都沒找出來。所以我們判斷這人肯定就是兇手。”
高棟聽話張一昂的話,心中分析著,兇手四十歲左右,與張相平認識。這個案子的案發經過與李愛國的案子相似,看來這個人也跟李愛國認識。也就是說,兇手既認識李愛國,也認識張相平。或許……或許他也認識那個失蹤的林嘯。
想到林嘯,他又在心裡默默唸叨,這林嘯失蹤就讓他失蹤吧,可千萬別改天冒出具屍體來。現在除了郭鴻恩的和他的人馬,上級誰都不知道現在的遇害公務員很可能不是兩個,而是三個。要是知道是三個,那前天的會議恐怕就不會那麼容易收場了。
再來說兇手,兇手是個有錢人,雖然不能判斷他有錢的程度,至少能證明,他不是個窮人。和那種一窮二白,單純想搞點事,報復社會的完全不一樣。
同時,兇手又認識李愛國、張相平這種級別的領導,看來他是個有社會地位的人,這樣一個人,有什麼理由會去犯下一系列的槍斃大案呢?
這點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次,再回到張相平的事情上來。
高棟原先以為,那輛奧迪車車身傾斜著,輪胎破了,他以為是兇手在作案後不知出於什麼目的,把輪胎扎破了。
現在目擊者證明,張相平死前,輪胎就破了。
輪胎又厚又硬,這兩塊扎胎釘,如果用人力敲進輪胎裡,不是件容易的事。
應該是車子在行駛中,壓到了扎胎釘,才會陷進輪胎裡的。
兇手是什麼時候把扎胎釘弄進輪胎裡的?他這麼做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還有地上的碎啤酒瓶,真與案件無關?
高棟一時間陷入了迷茫。不過對此,他也有幾分開心。
看來兇手這次犯案,雖然留了幾條物證,卻沒落下實質性的關鍵證據。要抓到兇手,恐怕也並不容易。
況且兇手的作案動機是個謎,為什麼要扎輪胎,如何紮了輪胎,這些犯罪經過,也是個謎。
高棟想不通,他相信王孝永的人也更想不通。
當前最緊要的,不是抓到兇手,而是讓王孝永抓不到兇手。
他相信,最後查出兇手的那個人,一定是他,也只有是他——高棟。
第三十六章
徐策這兩天有些心神不寧,他覺得謀殺張相平這一次稍微有些倉促了。
如果再讓他選擇一次,他有可能會放棄這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