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動的衝擊。
至於機體本身的散熱,我呼叫了大天使號的拉米奈特裝甲,設計了一整套的散熱系統。
鑑於機體的強度不夠,科傑羅他們特意拆了幾副強襲的裝備包,硬是用那個改修出了一副足以承受三倍V-MAX衝擊的骨架。
看著最後的完成品的製作與塔洛絲的試飛報告,我不禁苦笑。
這麼一架MA,我把材料的費用大致明細了一下:
一架空中霸王2500萬(不計研發成本的價格,以下同)
強襲空戰揹包兩個合計3400萬
強襲劍戰揹包兩個合計3000萬
V-MAX系統7500萬
試作型小型鐳射核融合爐的製作材料2100萬
拉米奈特裝甲1500萬
其他材料約2000萬(包括引擎、駕駛艙的改造和兩門120毫米光束炮)
總計2。2億
別的不說,單說這2。2億是什麼概念,那就是兩架隊長荊配齊裝備的價錢!
拆下來的多餘部件的價錢,大概可以算6000萬,就算折掉這些錢,成本也在1。6億之多。
也就是說,足以購買6架空中霸王,還有富餘!
所以軍規當中有那麼一條,在正式編入戰鬥序列的機體上,不得進行這種嚴重變更外觀與效能的擅自改造。
不僅僅是成本的問題,這樣會讓軍隊的機體型號難以統一,維修、補給、編制與排程都會發生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對前線的整個戰略局勢造成不可預測的影響。
說起來,我當初進入技術部也和這個有關,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那時候我看第八艦隊的宇宙戰機“巴洛克”(後來莫比烏斯的原型)效能實在太僕街,當時還是個整備班長的我就擅自改造了幾架,雖然改造後的“巴洛克”效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我卻因為違反軍規要挨處分。後來,這事被捅到了那時候還是第八艦隊人事部副部長的哈爾巴頓大校耳朵裡,於是他就向他的頂頭上司溝通了一下,最後推薦我進了技術部。而原本準備扣到我頭上的處分,也就此沒了下文。
話說回來,雖說軍規如此,不過大天使號和那幾架機體並不在地球聯合的正式戰鬥序列當中,而是G計劃的試驗品,所以當然是愛怎麼改就怎麼改啦。
說起來,新機體改好了以後,總是要起個名字的,不然出擊的時候那一嗓子不好吼。
鑑於這是塔洛絲的意見,我便把命名權交給了她。
沒想到,她給起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