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頁)
西都要拆換,咱們來得早了些,怕是得忙一陣子。”
其實高家在歸縣還有一些別院,可位置和環境都比它差得遠,高義就寧願麻煩一點兒,再說,勞累的都是下人,他們當主子的坐享其成,耽誤片刻也無妨。
楊蘊秋乾脆就讓阿紅她們幾個侍女帶著出去逛逛街。
這是個陌生的位面,市井之間是小道訊息流傳最廣的地方,他想知道些當地的民情風俗,老呆在屋子裡聽別人說,自然比不上自己出去轉一轉。
阿紅如今對楊蘊秋絕對是言聽計從,回過高義,又領了一些碎銀子,換了幾串大錢,就很開心地帶著自家先生出門。
結果她自己買的東西,到比楊蘊秋買的多很多。各種蜜餞,小點心,小玩具,還有看著精緻,實際上完全不值錢的首飾,零零碎碎買了一大堆。
楊蘊秋也不覺感嘆,女孩子習武果然有好處,拎著一大袋子東西,居然半點兒也不覺得累。
四下轉了轉,街市上綢緞莊,首飾鋪子都挺多的,最豪華的還是永安書肆。
歸縣只有這一家書肆,是由官府開辦,阿紅細細給他解說了幾句,在歸縣,想買書居然要縣裡發的憑證,還得排隊等。
楊蘊秋聽得滿頭黑線,明明讀書人越發的少,那些世家大族不去廣納門徒,竟還搞成這樣,再如此下去,讀書人的地位再高,又能形成什麼影響力?
這個世界上,終歸還是勢力大的一方佔據主導地位的。
不過,朝廷和開明的世家諸公,顯然都察覺出不妥,努力在鼓勵人們讀書,只是書籍很少,還是靠手抄,連印刷術都不存在,書本想大範圍售出,的確有困難,再加上世家雖知道應該培養人才,儘量培養讀書人,可敝帚自珍的思想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被克服。大家都是你藏一手,我也藏一手,生怕別人把自家的底牌學了去,事情發展到今天的地步,也並不奇怪。
隨意閒逛了一會兒,就看見一家酒樓。
楊蘊秋到不怎麼餓,不過,的確逛街也逛煩了,乾脆就上去叫了一壺酒,幾個小菜,略微歇歇腳,這種茶樓酒肆,本是訊息最靈通的地方。
坐下,他就打發阿紅去買她垂涎已久的桂花糕,然後把一塊兒碎銀子塞給店小二,笑道:“小二哥,在下初來乍到,打算在歸縣落戶,置辦一份產業,不知道咱們歸縣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店小二拿了賞錢,一看,夠他兩個月的工錢了,心下高興,連忙事無鉅細地說了一遍歸縣都有哪些世家豪門不好招惹。
“公子,咱們歸縣討生活並不難,可還是有些得注意,最近一段時曰,只要不去招惹兩個大姓就好,一個是裴家,一個是高家,這兩個在歸縣都有大買賣,又向來不對付,偏偏還是綠林道上的好漢,別看高家的管家個個慈眉善目,其實也都是一怒拔刀的主兒,至於裴家,那是連門面工夫也不肯做,去年,高家二房的小公子,和裴家大房的長公子為了晚翠樓的月河姑娘起了衝突,打得頭破血流,裴家的長公子還一不小心,傷了腦子,聽說是傻了,請了大夫都看不好,兩家鬧到現在,彼此之間的衝突更嚴重,您就小心一點兒,別被攪合進去。”
店小二又說歸縣的縣令姓程,叫程非,是個老實人,能力不強,姓情卻好,在歸縣連任兩屆,就是歸縣的父老們不願意他走。
一任地方官,先不說能力如何,只要他老老實實,不要作踐人,對老百姓來說,就相當難得。
店小二顯然也是個大嘴巴,不用楊蘊秋問,各種有用沒用的都說了一大堆。
“可惜,咱們歸縣付先生的文圖書院辦不下去了,哎,那些大富大貴人家的公子,還有世家的公子,都願意去鳳縣那邊,就守著天下四大書院的天恩書院,哪怕進不去,就近找個先生讀書,也能沾染些四大書院的斯文氣,誰還肯讀自己縣裡的文圖書院,只是苦了縣裡的窮苦人家,以往付先生能支應的時候,並不介意縣裡的窮孩子去蹭課,能認識幾個字,學些算數,回家就能找份不錯的工作,養家餬口,如今這個便利恐怕要沒了。”
不一會兒,阿紅回來,楊蘊秋又問了幾句閒話,就放了店小二去照應其他人。
在酒肆裡吃過一會兒酒,楊蘊秋就沒有繼續轉,和阿紅回去,沒想到,剛一回去,高義就幫他把戶籍辦好了,還很體貼的把身份憑證,路引之類都準備齊全。
他這屬於從海外回鄉歸附,程縣令很高興,除了照例賜下的三畝良田外,還讓縣衙貼補了五貫銀錢,高義全幫他帶回來,交接清楚。
楊蘊秋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