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太皇太后去得冷清,又是感慨著長信宮中奴婢的好和不好,連先帝都被她拉出來掛在嘴上,說來說去,目的只有一個,這長信宮的奴婢,不是該給太皇太后陪葬,也該去灞陵守著啊!
“說不定不只母后,連父皇都樂意添些人手伺候呢?”
王太后這麼說著的時候,面容悲慼悵然,看向館陶的眼神,卻是*裸的嘲諷和挑釁。
#我就是要剷除你的人手,又如何?#
王太后從未有一刻,如現在這般,覺得長樂宮的氣息是如此輕鬆暢快。
館陶也是第一次如此憋屈。
雖然早在景帝逝世,女婿一下子從太子成了皇帝、弟媳婦也從皇后成了太后開始,館陶就察覺出差異。
皇帝敢為了一個奴婢給阿嬌沒臉,曾經連做她弟媳婦都沒資格的卑弱宮妃,也一下子成了她必須行禮敬重的存在!
館陶一開始不是很適應,但她確實在努力彎下自己的腰板、低下自己的頭顱。
反正也不是沒有彎腰低頭過。
特別在太皇太后不好之後,館陶甚至在私底下幾番嚴厲呵斥不識時變的女兒,責令她端正態度。
但還沒真正面臨山陵崩的適應是一回事,這真面臨後臺倒塌、王氏完全趾高氣揚起來的情況……
館陶險些將銀牙咬碎!
長樂宮的女主人確實不一樣,可這女人,竟是比慄姬更讓人惱火!
偏生她的兒子還是皇帝,是自家女婿,相比慄姬那個前太子之母,確實更有囂張的本錢。
努力深呼吸,館陶一早起來水都沒喝上,就接連又是母喪、又是給弟媳挑釁,眼前甚至都有些發黑。
阿嬌趕緊遞了一碗熱熱的豆漿過去,館陶連喝兩口,想到女兒與女婿關係和緩、王氏卻和兒子鬧僵,又想起先前那要緊物事已經託給韓嫣,韓嫣也承諾哪怕他戰死沙場、又或其他病痛橫死,也定會將那樣東西交給該交付的人……
才真正緩過那一口氣,有了心氣和王太后爭執起來。
一個要順勢除掉長信宮的人手;一個必要保下這些人,一則全了母親與他們主僕情誼,二也可為阿嬌助力。
一個諷刺對方妄稱為母親侍疾守夜,結果守得連人何時沒的都不知道;一個潸然淚下,也沒否認是自己不好,卻不忘感嘆幾句歲月不饒人,再者大長公主再尊貴,也沒有在長樂宮中自得一宮可供高臥——卻是諷刺王太后連給婆母守夜都不曾!
又有平陽阿嬌各協助自己生母,又有隆慮這個似乎沒弄清楚狀況的,一會子幫親孃說兩句,一會兒又站婆母這邊勸親孃兩聲,結果兩邊沒討好,被孃家婆家媽一起呵斥:
“閉嘴!”
便委屈無措的,只得哭起老祖母。
哭著哭著,好像真念起老太太的好,還真抹出一臉鼻涕淚來!
☆、第33章戲裡戲外
這一臺大戲,雖少了個比隆慮更顯嬌憨的田欣,卻多了個心氣提起之後、戰鬥力遠非常人的館陶,照樣湊齊了五個女人,唱得好不轟轟烈烈。
畢夏震一腳才邁入殿門,就給嚇得倒退一步半,只恨不能真的掉頭就跑、來個戰略性撤退,便惟有握緊拳頭,勇敢登場!
於是這一臺大戲,有了畢夏震這個再如何低調也是當之無愧男主角的加入,五個女角色越發說唱唸打各種手段齊出、八仙過海諸般神通盡顯,爭著搶著要奪取女主角寶座。
王太后扯著畢夏震的手臂哭老太太。
什麼“尊榮了一輩子,也是兒孫滿堂的,雖其他幾個就國去了,膝下還有孫兒重孫女、還有女兒外孫兒的,臨了臨了,竟是自個兒孤零零上路,好不可憐”啦!
什麼“大長公主雖是心存慈悲,但不過是幾個奴婢,再慈和憫下,也不能比孝順母后要緊”啦!
各種涕泗滂沱。
館陶大長公主之前也是在抹眼淚,此時卻不肯拾王氏牙慧,見了皇帝近前來,反一把將眼淚抹乾淨了,正正經經起身行禮,說了兩句:
“阿母神色安詳,皇帝也莫要太傷心了,總是你身子要緊、天下要緊。”
之類的應景話兒之後,示意隆慮上前,將王太后扶開,又讓阿嬌攙了畢夏震坐下,而後自己方才跽坐正色:
“太后的心自然是好的,誰不知道她最是個孝順慈愛之人?
只是世間有好心卻辦了壞事的,可曾少了去?”
先明褒暗貶點了王太后兩句,而後又從皇帝如今有心奮起、甚至連星象也支援天子征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