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懷著複雜的情緒,杜海等人參加了今年的第二次會試。
這次會試,明德帝為了以示公正,請了兩個德高望重的大儒和禮部官員共同主持,同時完全不插手試題的事情,不僅如此,他還明確表示,會在科舉之後拿出所有的舉人的試卷供大家查閱,確保沒有任何徇私舞弊的事情存在。
明德帝表現的異常公正,但與此同時,他卻一直讓人調查國子監的種種不法事情,並且屢屢將京城的官員外放,又將一直在外為官的官員調入京城,把整個京城,都弄得風聲鶴唳的。
“陛下,科舉已經開始了。”賀喜從殿外回來,看到明德帝以後,臉上就堆起了笑容。
“那幾個禮部的官員,你吩咐過了?”明德帝笑問。
“陛下放心,老奴已經把事情都辦妥了。”賀喜笑了起來。
“這樣就好!”明德帝的臉上立刻就有了笑容。科舉之時,心態非常重要,他就不信在如今整個京城風聲鶴唳,國子監成了過街老鼠的情況下,國子監的舉人,還能發揮的跟以往一樣好。
這還不算,他雖然完全不打算插手科舉,但前前後後,也給這些人加了兩次料了……
這次會試的結果,在駱尋瑤的孩子滿月之前就已經出來了。
會元梁經綸,杜海屈居第二,國子監的一個學子位列第三,上次還在十名開外的祝訥位列第四……
這次會試,中舉的一共一百五十人,其中國子監或者京城的舉人卻只有四十八人!
同時,按照公佈出來的試卷來看,梁經綸和杜海可以說不相上下,祝訥等人的卷子也非常出色,反倒是國子監的學子,很多以往聲名赫赫的舉人,寫出的卷子竟然文理不通甚至有違禁之處,與此同時,那些本來信誓旦旦叫囂著要不是杜海等人得了試題,他們必然能考好的外地來京的舉人,竟然差不多全都落榜了,寫的東西甚至不知所云。
一時之間,京城的風向完全變了,京城的百姓本就敬重齊文宇,覺得福王不可能徇私枉法,這次的結果出來以後,就更確信齊文宇之前完全是被冤枉的——如果真的有人舞弊,那也該是國子監的人才對,如若不然,國子監的學子憑著這樣的本事,以往又是怎樣壓著那些其他地方的舉人的?
福王根本就沒什麼錯,唯一錯的,也就是眼光太好,又誠實地誇獎了幾個人而已,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之後,當著很多人面誇的。
若是在之前,國子監的學生恐怕早就不服氣鬧起來了,但是在之前已經鬧過一場反而被狠狠地收拾了一頓,甚至他們之中的不少人的父輩祖輩都被貶謫的情況下,卻是完全不敢再鬧了,不僅不敢鬧,他們現在恨不得明德帝完全忘了他們才好,完全沒想到在經過了這場科舉之後,國子監的名聲就已經一落千丈了。
“梁兄,恭喜!”再一次站在榜單前面,杜海只覺得五味陳雜。他只得了第二名,雖然有些失望,卻也知道自己卻是有些浮躁了,相比之下,已經三十多歲的梁經綸的學識確實比他紮實很多。
“同喜!”梁經綸的臉上難得地露出了笑容,跟杜海不同,他家境非常一般,也沒人幫他請來名師,他在跟著鎮上的一個秀才啟蒙之後,拜訪了很多人,甚至還拜訪了被流放到北方的一些犯人,慢慢地學,才最終走到了如今這一步。
“梁兄,你看,倒數第二的那人,是不是劉兄?”杜海一直往下看,發現之前上榜的那些並非京城人士的舉人,如今差不多全都榜上有名,想來也是,這些人根本沒拿到什麼試題,都是有真材實料的,自然真金不怕火煉。
而除此之外那些中了進士的人裡面,竟然完全沒有當初那些上躥下跳覺得他們拿了試題的人,倒是有一些之前他們完全陌生的名字,而在這些名字裡,又有一個名字非常熟悉——劉行文。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運氣好,竟然正好就得了倒數第二,中了進士。
“確實是。”看到劉行文的名字,梁經綸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杜兄,不如我們一起去拜訪一下劉兄?”
“我正有此意!”杜海立刻開口,看得出來,劉行文頗有來頭,既然如此,接觸一下也無妨。
劉行文還住在原先的院子裡,不過他自從跟了大皇子以後,就時常得賞,在京兆府做幕僚也能賺些錢,因此屋子裡的擺設就不像當初一樣蕭條了,他甚至還請了一個婦人幫忙打掃做飯,生活愜意了許多。
杜海和梁經綸過去的時候,劉行文正好剛從衙門回來,看到他們兩個,微微挑了挑眉頭:“你們怎麼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