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漁翁得利。沒想到,倒讓你逮住了把柄。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楊倚風本應該活不過今天晚上。”
皇帝笑了笑。
“你怎麼想的?”
“齊軍入京畿,打得藺相節節敗退,這本就很奇怪。齊軍似乎知道朝廷駐兵點,專往弱的地方打,這不是京畿之內有人通風報信,絕無可能。而藺奎作戰經驗豐富,所以齊軍入京畿之後,硬是將齊軍生生扛在左丘,一時相持不下。這個時候,又有齊軍深入虎穴,直牽小隊突襲皇城,來個首尾相接,殺得藺相措手不及……”
“繼續。”
“熟悉京畿的人,應該只有皇宮的人吧……那麼,此時此刻,皇城的御林軍呢?他們怎會讓這小隊安然無恙的進入都城?御林軍是司訣掌管,而御林軍未動,如此放任,說明他是故意而為。他想讓齊軍與藺相廝殺,損掉朝廷的兵力。齊軍雖有助力,但還不至於傾覆朝廷之兵。所以,你還得從楊倚風入手——殺了他!將陳國牽扯進來。但是這件事又不能太著急。要等到他們損耗過半,齊軍殫精竭力而無果之時,將楊倚風的死推在陳國和藺相的身上,最後來一場絞殺。”
皇帝則道:“——這場死戰,會讓藺文冉勢力無東山再起之可能,讓齊軍必用十年休養生息。陳國溫弱,無叱吒皇權之心。而此時御林軍駐守皇城,陳國只得領著世子的屍首將息一旁……”
“所謂不破不立。皇權會再次重組。”
阮玉安說完,皇帝的笑聲如水中漣漪,一層一層放大,最後響徹大殿。
“我不明白。司訣是你的人?”
年輕皇帝斂了笑意道:“他原是罪臣之子,辛庫奴隸。我皇兄見他骨骼清俊,遂培養了來,放在了藺相身邊。”
“你們也不怕他真跟了藺相?藺相待他不薄。”
他笑了笑:“如果是別人,還有可能。只可惜,他的父母皆為藺文冉而死,藺文冉卻收他做了義子,這豈不是大笑話?”
“你們部署了很久。”
皇帝卻眼神一亮。
“我皇兄不滿藺賊專政已久。所以,在朝廷裡,在御林軍裡,都安插了不少人脈。可惜,藺賊早早擦覺,竟用毒酒毒死了我皇兄。此等弒君之罪,滅他九族也不為過。”
原來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阮玉安突然想到了那天暗格中的杯子和錦帕……
“你早知你皇兄如此,沒有好結果。所以,你隱於懦弱,讓藺賊以為你無中殿之才。他則無所顧忌凌駕於皇權之上。他本自負,如此更為權慾薰心……又引得天下人不滿。”
年輕皇帝垂目微笑。
“阮城主也是個硬氣的人,居然從我脖子上偷了東西去。看來,野心也不比藺文冉小。”
阮玉安搖了搖頭:“權欲之事,我恨不能遠離,經此一事,更是不欲沾身。”
“此玉乃當年德昭太子所留,牽扯癸丑之事。外間都傳聞得此玉可得天下,其實不然,此玉不過昭示了當年國庫空盡的秘密。如果城主無入主天下之心,何苦費心費力的尋找此玉?”
阮玉安在此刻才被這個皇帝嚇到。這件事……除了他父親,還有誰人會知?
☆、揭曉
“你是如何得知這塊玉的秘密?”
皇帝見阮玉安的震驚之態,卻也沒有奇怪,反倒靜靜道:“當年國庫被搬空,宣帝大怒。但是,過了不久,他冷靜下來之後,卻察覺到不尋常的地方。戰亂之時,國庫之富,居然可以轉瞬即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他當時就猜到,那些財寶,是被德昭太子就近找了個地方藏起來了。”
“此後不久,江湖之中流傳著一塊玉……他就猜到這塊玉,有蹊蹺。”
阮玉安輕輕一笑:“帝王之才,總歸不得平庸。”
“我一直在想這塊玉的蹊蹺之處,奈何不得。皇兄死了之後,皇陵再啟。地下皇陵未經修繕,此朝沒有開過。我就猜想,當年李承安必不會攜帶大量金銀。而隨地掩埋,就費時費力,恐不得行。而地下皇陵,則是一處現成的藏寶之地……”
阮玉安此刻沒有說話,安靜的異常。皇帝則徐徐道來:“所以,我偷請人去了一趟皇陵。可是,他到現在都沒有回來。”
“倘若,這玉是開啟皇陵的鑰匙,你會怎麼做?”
皇帝一笑:“必窮盡所能,尋回來。”
阮玉安思緒紛飛。這個時刻,是無憂城和他的命運轉折點。進或退,關乎日後生和死。
“你早知玉在我手裡。”
皇帝笑而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