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了樓蘭王安歸,並立了安歸的弟弟尉屠耆為新的樓蘭王,更名其國為鄯善。
這石臺上記載的應該就是樓蘭王安歸的後人為了躲避一些麻煩而帶著這個“晶玉”來到了這裡,而且跟隨而來的還有一支特別忠於他的族人——殷祖族,這支族人的首領就叫那羅達,也就是那尊石像。
目前所能判斷的大概意思就是這麼多,可是“緹姬”和這個玉方體又有什麼關係呢?
難道緹姬也是樓蘭人嗎?或者是這個樓蘭王安歸的後人?
但是這個石臺上還有一些字,不是古樓蘭字,而是漢字。這些字跡似乎是用刀子刻在上面的,很深,但是很明顯,有用刀刮過的痕跡,可是因為刻得十分深,沒有被完全刮掉,就又胡亂地在這些字跡上畫了很多道兒,想讓人分辨不清。
林穎把高長勝叫過來,讓他看看是否能認出這些漢字。高長勝仔細地看了看,拿出一張紙,拓了下來,然後平放在地上,仔細地觀看著。
這些字跡被有意塗抹之後確實很混亂,考古所的人也看了看,但是都分辨不出到底是什麼字。
高長勝又開始發揮字跡獨特的“冥想”,這是在長久以來他形成的一種自己也說不清的能力,他開始排除雜念和周圍的聲音,目光緊緊地盯著這幾行字。
他似乎看到,有一個人在這個石臺周邊掙扎著,他用刀子在石臺上亂畫著,在他的旁邊,站著一個人,但是看不清這個人的真面目,那個靠在石臺上的人在呼喊著什麼,好像特別懼怕這個人的樣子……過了不知多長時間,這個人靠在石臺上不動了。那個黑影看了看石臺上被畫出的字跡,奪過他手中的刀子,猛地颳了一陣,但是仍然刮不乾淨。他又在這些字跡上亂畫,使人看不清,之後,他拿著刀子拖著這個人的屍體,走出了這間地室……
這些可以說全是高長勝根據一些線索的主觀想象與推斷。
過了一會兒,他想象著,看到這些白紙上的字跡開始清晰起來,那些無關的刻痕開始消散,讀出了這樣一句話:王孝名,你背叛了殷祖族的契約,你會遭受到那羅達的詛咒!
讀完這行字,高長勝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因為有個似曾相識的名字——王孝名,老三的名字是王孝義,而這個是王孝名,他是不是老三的大哥?
關於這些冥想的內容,高長勝也不知道是否全部準確,況且這句話的意義本身並不大,他提到了一部分,說:“這句話講的可能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詛咒,應該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這時他走到馬宏忠身邊,低聲問了一句:“馬老哥,老三的大哥叫什麼名字?”
“哦,這個,他叫王孝名,高所長這時候為什麼提起這個了?”
高長勝點了點頭,說道:“哦,沒什麼,我就是想起來問問。”
“看來老三的大哥真的來過石臺這裡。”高長勝心想,“那老三會不會來過呢?他們和這個石臺有什麼關係呢?”
這句話又提到了那羅達的詛咒,這究竟是一種什麼詛咒?剛才林穎在石樑上也讀到了那羅達的詛咒。
現在這句話提到了和老三的大哥王孝名之間的契約,這個人和老三的大哥之間究竟有什麼契約?
高長勝透過冥想這幾個字,突然又明白了一個狀況,這幾個字之所以特別不好認,關鍵不僅在於被人為破壞,還在於是錯過位的,即這些字刻在了石臺層與層之間的交界處。然後石臺的層與層被轉動了一些,從而使這些字的筆畫更加凌亂無序。
想到這裡,高長勝開始細緻地觀察著這個石臺,起初,他從外觀看,這個石臺就好像是三層,但是細緻地剝落一些苔蘚之後,驚奇地發現,從上到下,這個石臺其實分為六層!
剛才寫著字跡的地方兩層之間被移動過了,看來這個石臺能轉動!
高長勝組織了一下考古所的人,按照自己剛才推斷出來的字跡筆畫轉動這個石臺,想把它復原到沒有轉動之前的位置。
石臺轉動起來並不是特別費勁,就好像在石臺的中間有一根軸一樣。
高長勝密切地注意著轉的程度,隨著字跡的重合,只聽見啪的一聲,好像是觸發了石臺內部的某些機關,緊接著,便移動不了了,兩層石臺牢牢地緊固在了一起。
當石臺對在一起的時候,突然在石臺的周圍出現了一條光圈,這個光圈圍繞這個石臺,與石臺相隔一米左右,好像是從洞頂反射下來的光圈。
“高所長,你看,洞頂上的光線好像是從石臺頂端的那個玉方體上射出來的!”劉俊毅指著上方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