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不可不防啊(第1/2 頁)
且趙雲之前為趙郡太守,秩兩千石,而振威中郎將不過是秩比兩千石罷了。
趙雲的到來,皇甫嵩表現的比較熱切,昔日平定黃巾,趙雲可是為皇甫嵩視作值得培養之將領,而趙雲在戰場上的驚豔表現,令多少漢軍之中原本自詡猛將之人黯然失色。
趙雲在出身上,或許不及一些將領,但是在軍中是講究能力的地方,沒有足夠的能力,縱然是有著顯赫的家世又能如何。
年紀輕輕成為趙郡太守,的確是一個奇蹟,而趙雲在成為趙郡太守之後的表現,無可挑剔,短短時間內整合趙郡,剿滅黃巾,協助鉅鹿、魏郡、常山蕩平賊寇,若是大漢的官員皆如趙雲這般,哪敢有人叛亂。
不過皇甫嵩也知道如今朝廷的情況,尤其是西園再次開設,甚至向各地的官員討要金錢之後,帶來的必定是更多的震盪,西園成為了漢帝收納小金庫之處,但是漢帝並沒有進入過深入的思考,這些得到的金錢,用於平定叛亂。
而持續不斷的壓榨百姓,帶來的將會是更多的背叛,到時候僅僅是憑藉西園,能夠維持軍隊的開銷嗎。
在各地叛逆四起之際,各地官員剿滅叛逆,的確是為朝廷分擔了諸多的壓力,然而隱患也是很大的。
大漢江山已經是千瘡百孔,即便是看透的官員,也不會就此多說什麼,平定黃巾之後,可是令漢帝的威望提升了很多。
“子龍能率領兵馬前來相助,此番平定涼州羌人則會有更大的勝算矣。”皇甫嵩笑道。
趙雲抱拳道:“承蒙將軍如此信任,末將必定於戰場上奮力殺敵。”
越騎校尉周賀亦是在軍中,其中不少將領,為昔日相識之人,倒也不會顯得陌生。
越騎校尉比之振威中郎將,在官職上要更高一些,周賀對趙雲可不敢有絲毫的輕視,他清楚趙雲在戰場上是何等的可怕。
待眾人離去之後,趙雲低聲道:“末將聽說了將軍在路過鄴城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哼,這些宦官,依仗皇帝的信任,卻是在暗中胡作非為,將家中修建的富麗堂皇,本將遇到之後,若是不檢舉的話,豈不是失職。”皇甫嵩冷哼道。
“將軍之言甚是,但是宦官勢大,不可不防啊。”趙雲道,他的內心是驕傲的,但是他也明白在什麼時候該示弱。
在手中沒有絕對實力的時候,若是表現的強硬,必定會引起更多人的猜忌,這對於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
並不是說遇到不平之事,就要挺身而出,關鍵要看這件事情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利益,如今他是振威中郎將、趙郡太守,在考慮事情上就要更為全面,不過上前得罪他之人,必定會遭受悲慘的下場。
有些時候,爭鬥是不可避免的,一味的躲避甚至會出現諸多的問題,還不如放手一搏,就如袁術,得罪之後,趙雲不會後悔,袁家勢大又能如何,他的功勞是一刀一槍拼搏而來,縱然是袁家有著什麼樣的手段,他會接著。
皇甫嵩嘆道:“子龍之言,本將豈會不明白,但是本官見到這些宦官的生活,想到而今大漢之情況,心中難忍啊。”
趙雲沉默,漢室延續將近四百年,多少忠貞之士,為了社稷的安危,挺身而出,並非是所有的世家子弟,都會為了家族的利益而不擇手段。
漢室垂危,是有能耐之人建功立業之際,同樣是匡扶大漢之時,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於公於私,他們都要奮勇向前。
正是有著這樣的一小部分人,大漢仍舊在苟延殘喘著。
涼州羌人的叛亂,聲勢浩大,尤其是金城太守陳懿身死之後,給朝野帶來了更大的震動。
而這樣的叛亂,給予了董卓東山再起的機會,原本被免職的他,因為出身涼州,熟悉羌人,被重新任命為中郎將,負責對抗羌人之事。
董卓尋常好結交羌人,與羌人的關係莫逆,甚至羌人願意派遣部落的勇士進入董卓麾下,由此可見董卓在羌人中間的影響力,朝廷之所以重新任用董卓,便是想要依仗董卓的影響力,緩和與羌人之間的關係。
但是湟中義從這次的起兵叛亂是有預謀的,漢室經過黃巾之亂後,國力疲敝,正是一舉讓漢室陷入更大動盪的時候到了,如若成功攻克三輔之地的話,涼州羌人,便能自立,至於說打著清剿宦官的旗號,不過是為了師出有名罷了。
董卓作戰勇猛,然而在面對湟中義從的時候,表現的很是謹慎,這種事情,若是出頭的話,折損的可是他麾下的兵力。
在涼州羌人叛亂之際,董卓趁機招兵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