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慶功,返回常山(第1/2 頁)
兩人前往中軍,一路談笑風生,若是不知道實情之人,還以為兩人的關係莫逆呢。
中軍大帳的氣氛輕鬆了很多,但凡是見到趙雲的將領,皆是上前道賀。
“振威中郎將趙雲,率領本部兩千餘名騎兵,追擊賊寇,取得大勝,此事本將定會如實稟明聖上,為有功之士請功。”張溫話語中難掩喜悅之色,連帶著看向趙雲的目光也和善了許多。
趙雲為皇甫嵩一手提拔,張溫接管漢軍之後,對趙雲肯定不會如同皇甫嵩那般的重用,而趙雲在戰場上,用一場場勝利贏得了張溫的欣賞。
“末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勝利,皆是將軍指揮得當也。”趙雲抱拳道。
張溫心中無比的舒坦“子龍辛苦了。”
這一晚,趙雲才是漢軍的主角,前來敬酒的將領絡繹不絕。
對戰羌人的戰事,基本上結束,羌人大軍退回榆中,短時間內不具備進犯城池的能力,而張溫也要率領大軍返回雒陽。
“子龍,此行一別,不知何日才能見面。”孫堅感慨道。
趙雲道:“文臺兄,想要見面豈不是易事,云為趙郡太守,只要文臺兄前來,必定好酒招待。”
“哈哈,子龍之言甚是,來日若是有機會的話,某必定前往叨擾。”孫堅大笑道。
兩人結識的時間雖說不久,卻是為對方身上的氣質所吸引,此時孫堅的官職比之趙雲肯定是有著一定差距的,不過趙雲相信以孫堅的能力,有這次出戰的經歷,以後的成長道路將會更加的順利。
看著趙雲營中的騎兵,孫堅流露出羨慕之色,騎兵縱橫疆場,有著莫大的威勢,孫堅何嘗不想擁有一支騎兵隊伍,只是當前孫堅的職位,不適合訓練騎兵。
“子龍兄麾下騎兵數千,不知戰馬從何處得到啊?”孫堅看似隨意的詢問道。
“幷州、涼州、幽州,皆有戰馬,只要有錢,何愁沒有戰馬?”趙雲道。
孫堅道:“子龍年紀輕輕,便有這般的作為,前途不可限量也,以後某說不定有求到子龍之處,到時候還望子龍莫要推脫啊。”
“雲必定盡心。”趙雲笑道。
張溫率領北軍將士返回京都覆命,趙雲率領騎兵前往趙郡,而董卓則是被留守在了涼州。
這等情況,也是董卓最為想要看到的,身處涼州,董卓可謂是如魚得水。
右扶風有著羌人的進犯,途中多有難民,這等情況令趙雲唏噓不已,戰爭之下,百姓想要得到穩定的生活談何容易,不過以趙雲當前的地位,想要左右這等大事也是不可能的,他所要做的就是盡力做好手頭的事情,在未來的戰爭中,儘量去保全治下的子民不受戰火的侵犯。
趙郡的騎兵,經過羌人的戰事之後,有著本質上的改變,這一點還是讓趙雲極為滿意的。
此時軍中的戰馬已經達到了四千匹,完全可以做到一人雙馬。
這等富有的騎兵隊伍,放眼漢軍獨一家。
騎兵最為寶貴的便是戰馬,多少將領追求的就是一匹精良的戰馬。
十日之後,趙雲一行人進入常山地界,與趙風一別,已經有一年多,趙雲打算前往元氏,看看兄長的情況如何。
之前趙謙前往趙軍的時候,曾提及趙風在常山的處境並不是很好。
進入冀州之後,趙雲感受到的是與涼州完全不同的景象,與涼州比較起來,冀州宛若是太平盛世一般。
冀州雖說經歷了黃巾之亂,但是冀州的底蘊之深厚,非是涼州能比擬的,在加上冀州的人口數量龐大,只需數年的穩定,便能讓冀州恢復往日的繁華。
在冀州,騎兵隊伍還是比較罕見的,趙雲一行人在途中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戰馬上的騎兵,在沿途之人的注視下,不由挺直了胸膛,這次的出戰,他們是得到勝利的一方。
元氏城內,趙風的面色不是很好看,他為常山國長史,但也耐不住國相秦燕與都尉袁祿的擠壓,以往有著秦燕的照拂,袁祿不敢任意妄為,但是自從趙雲上任趙郡太守之後,袁祿的表現就與以往截然不同了。
不知道什麼原因,國相秦燕,面對袁祿的咄咄逼人,並沒有過多的插手,而秦燕的預設,更是給常山的官吏一種錯覺,他們認為這是國相對於長史有所不滿。
長史的任命雖說不是國相能夠說的算的,只要秦燕將這件事情上報的話,趙風想要保全當前的位置,會有著何等的困難。
不過常山的管理可是不敢輕視趙家的能量,主要是趙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