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
趙教授這次喊劉軍浩就是讓他當苦力的,他託人買了一大車竹竿根,今天準備在院子裡栽,而挖坑的事兒就交給劉軍浩了,誰讓他力氣大來著。
劉軍浩看著這一大堆墨綠的竹竿根也來了興致,強烈的建議這竹竿就栽在靠自家院牆的一側。他還建議趙教授也在這裡挖幾條水溝,和自己院子裡的連在一起。
等明年他將這段院牆一拆,夏天足不出戶就可以享用這一片小竹林,兩人閒暇的時候竹林旁下下棋,喝喝葡萄酒,絕對是說不出的享受。
就像《蘭亭集序》中寫的那樣“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他越想越興奮,幹勁兒也越足,不大一會兒就挖了幾個大深溝,然後又和趙教授一起將竹竿根埋在土裡。這竹竿根個個帶這一大塊泥土,最大的一塊是連根有四十多斤重呢,趙教授“嗨呀”一聲將它抱起,然後氣都不喘的放在坑中。看到這麼重的東西他搬起來竟然絲毫不費力,這讓劉軍浩忍不住感嘆了幾句,記得趙教授剛來劉家溝的時候打桶水都吃力,現在倒好越來越有勁兒了。
趙教授聽了他的誇獎,竟然也難得的將手臂彎曲了一下,想顯擺一下並不存在的二頭肌。
秋天移植竹子是最好的時候,不過趙教授弄的有些晚了,因此才會帶這麼大的土塊保溼。為了保證這些竹子能夠順利成活,劉軍浩還偷偷將自己石鎖中的水弄出來把竹子挨個澆了一遍。
***
***
在書評區看到大家對昨天更新的一章有幾個疑問,因此在這裡集中解釋一下:
1、電費問題。我不知道別的農村是什麼情況,但是我們這裡農村的電費比城市的低卻是事實。就拿我租房子的地方來說吧,房東收的電費是一塊錢一度,而農村只要五角錢。
2、土豆季節的問題,我剛開始也以為自己記錯了呢,就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沒記錯。
土豆能種兩季,一是夏天的時候種,6月份種下去,8月份收,剛剛兩個月,二是冬天種,這視氣候而定,但一般收的時候是來年的春天。
正文 第五十七章 松香烤魚
他們忙乎了小半天將一大車竹竿全部都栽種下去,然後趙教授又著急忙慌的在新房中用松木生了一大堆火除潮氣。
這松木都是前段時間劉軍浩從山上砍回來的半大的松樹枝子,這東西含有松脂,曬乾後燒火特別好使,不但沒有多少煙塵,而且還夾雜著一股松脂的清香,現在用它來烤除房子裡的潮氣最合適。
其實劉家溝上山砍柴的傳統差不多已經丟光了,現在地裡的莊稼杆子都燒不完,誰會費事跑到山上砍柴呢。就是蒸饃的時候用到樹枝子,也不過是在村裡弄的。
劉家溝的樹多得是,誰家的宅子上沒有幾棵,這些樹上的枯枝都能當柴火燒。尤其是楊樹,秋風一刮,拇指粗的樹枝子能夠在地上厚厚的落一層。隨便撿上一天,就能弄出個小垛來,半年蒸饃的柴火都有了。
如果不是為了給趙教授烤房子,劉軍浩也不會特意到山上砍松枝。
這些松木早已經曬得乾透了,用火引著後,很快就熊熊的燃燒起來,烤的兩個人腦門上直冒汗。
“這麼好的炭火不用可惜了,你等著,我到水溝中抓幾個鯽魚咱們烤著吃”劉軍浩說著站起身子。
他回到院子裡摘下網兜,在水溝中撈了個來回,就抓了四條半斤重的鯽魚殼子。這東西在泉水的滋養下長得特別敦實,脊骨摸起來厚厚的,全部都是肉,吃起來肯定香。他又在廚房裡摸索了一包調料,抽了幾張白紙就重新回到趙教授那裡。
對於烤魚這一套劉軍浩自然是輕車熟路,用手在鯽魚頭部一捏,就掰開魚嘴,將調料一股腦的倒進魚肚子裡,直到添滿他才鬆手。接著他又在紙上撒了一些調料,最後將魚放在紙上包好。
鯽魚出水後身上全部是粘液,因此白紙輕易而居就的貼了上去。
“你小子搞得什麼名堂,這怎麼看起來像是叫花雞的做法,好吃嗎,連魚鱗甲和肚裡的物事都沒有弄?”趙教授看他就這麼將溼漉漉的紙團扔在火堆中,忍不住的開口問。
“好不好吃你等下就知道了”劉軍浩說著小心翼翼的將炭火撥開一些,並不停的翻動著,儘量讓兩面受熱均勻。
火堆中立刻發出一陣“吱吱”的水汽聲,秋後的松木含松脂比較多,因此燒的時候松香味特別濃,很快松香中的那股魚香也透露出來,飄得整個屋子都是。
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