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3/4 頁)
如果換成做其他麵食的話學生們自己動手肯定不行,兩人決定先試一段看看效果再說,因此這泡麵也沒有多買。
“你看這樣行不行,東西已經買了,讓學生們先吃著,。反正你們買的也不多。吃過之後,給他們換掛麵。學生們不會做,那就找個人去做飯。中午做一頓,每個月按四百塊錢工資開,當然這個工資還要有你們學校出。另外就是你們夏天不是為小學買了很多圖書嗎?村裡今年手頭寬裕,準備撥出兩千塊錢的現金墊付之前的圖書費。”劉廣聚接著又開口說道。
難怪人家是村支書,領導藝術就是高,名目也立。的巧。這圖書費明擺著是給廚師支付工資的,可是為了怕村裡人背後說閒話,就另想其他名頭。
張倩倒是沒管。那麼多,反正都是為了學生,村裡能支付一部分費用當然是好事。她點點頭說道:“那就還讓六嬸子做吧”
末了,劉廣聚又問起學校還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的。只要張倩提出來,他都想方設法解決。今年村裡租地掙了好幾萬塊,除去十一那場大戲的花費,還餘下不少錢。手裡有錢,他的腰桿自然是直了不少,說話也有底氣。
不過餘下的事兒張倩還真沒有啥讓他解決的,只能等以後想到了再說。
事情的影響遠遠不止如此,第二天張倩剛進學校,就被外村的一群家長攔住了。
他們過來都是詢問學校中午管飯的事情,昨天那些學生回家後把這事兒給父母一說,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哪有這麼好的事兒,學校管飯不收錢,不少家長都以為是騙人的,說不定事後還要收費,於是乎大家一商量,就派了幾個代表過來。
無奈,張倩只得再次解釋了一遍,重申這是學生們夏天打知了殼掙的錢,也算取之於學生,用之於學生。
解釋了半天,那些學生家長終於相信,臨走的時候自然是感謝不斷。
還沒有開始上課,學生們就把爐子升上了,這會兒工夫開水燒的咕嘟咕嘟直叫。不少人都圍在那裡湊熱鬧,有幾個傢伙還不住的往裡邊扔塑膠布。張倩見狀趕緊將他們喊進教室,然後重申了一遍紀律,最後將學生們編成小組看管爐子。
中午,六嬸子正式走馬上任,她這邊做的很輕鬆,兩個爐子下麵條,剩下一個專做荷包蛋。不到半個小時,學生們都吃上熱騰騰,香噴噴的雞蛋麵了。
所有任務都交給六嬸子,劉軍浩這邊徹底閒下來。午後沒事,他又開啟石鎖瞎看。
要說錦鯉苗挺好養活,他基本上是隔天扔進去一個蛋黃。這些小傢伙沒病沒災的,活的特別歡實。才幾天的工夫,已經有兩三厘米長了,初具錦鯉的特徵,色彩斑斕的在水溝中鋪散了一大片。
這些日子沒事的時候劉軍浩經常逛養魚論壇,很是瞭解了一些錦鯉方面的知識。對照人家的說法,他石鎖中的錦鯉苗長得明顯過快。不過也沒啥可擔心的,這自然是泉水的功勞,純屬正常現象。
他現在有點發愁的是錦鯉等長大後如何拿出空間,這東西目標太明顯了,弄出去後張倩肯定要追問。
如果沒有合理的託詞,那就只能在石鎖中養著。現在還好說,等它們再大些恐怕只能夠扔到泉水裡了。
自己這錦鯉苗有幾萬尾呢,池塘就那麼大的地方,放進去肯定和黃鱔爭奪生存空間。
想到那池塘,劉軍浩仔細瞧了瞧上次做的邊界,好像又比以前大了不少。
前幾天安置錦鯉的時候,他特意在池塘的邊沿上插了一根樹枝做記號,為的就是想查明這口泉眼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一直在悄無聲息的變大。
“到底是啥原因?”他的腦袋越來越漿糊了,這次的變化最為明顯。才幾天的功夫,那沙岸朝後移了十幾厘米。
而讓他鬱悶的是同樣在沙灘邊沿做的那個標記卻沒有明顯的異動,沙土地並未擴充套件!
最近自己好像沒有幹啥事兒呀,這石鎖的變化真讓人有點摸不著規律。
會不會是錦鯉苗?當他的眼光再次投向小水池中那些魚苗的事兒,心中一動。
沿著這個思路延伸下去,他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仔細回憶前幾次石鎖中泉水突然增大的現象,好像每次都集中在黃鱔或者其他魚兒產卵的時候。
也就是說這泉水會根據水中魚類的數量多少進行擴增,他最後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那沙土地恐怕也是如此,前一段時間陡然增大自然是因為他往裡邊栽種了不少菊花苗。
到底猜得對不對做個試驗就行了,劉軍浩想到這裡立馬跑到後院中,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