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2/4 頁)
沒有仔細找,肯定有。每年冬秋都有人上山找到的,以前還上過鄉志呢。”劉軍浩初中在鎮上讀的,那時有個同學父親是鎮裡的小領導。這學生為了炫耀,特意拿了本鄉志到班裡讓大家傳閱。劉軍浩曾經仔細讀過,裡邊就提到大青山中的松糖,是當奇聞異事記載的。
“一般都是什麼季節出現松糖……出現松糖的時候能不能看到松脂……”趙教授一連問了幾個問題。等劉軍浩回答完畢後,他才點頭說道:“我大致弄清楚了,這松糖應該是形成松脂的中間產物。”
“松脂,你說這玩意兒是松脂?”老王被這個結論嚇了一跳,他剛才可是吃了不少呀。
“怎麼可能?”劉軍浩當即出聲反對。松脂他又不是沒見過,明顯和這東西不同。
“你彆著急,聽我給你慢慢說。你知道松脂是怎麼形成的嗎?松針中的葉綠體在太陽的照射下,可惜吸收和利用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在葉綠素和酶的作用下,把獲得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和蛋白質等有機物,同時放出氧氣。
光合作用形成的糖類,再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化學生物反應,透過一系列中間產物,最後在木質部的分泌細胞中形成松脂。
這是正常情況下松脂的形成過程,如果遇到意外,則會形成其他東西。
你剛才已經說了,松糖一般都是在秋冬天氣驟降的時候才會出現,那是因為這種糖類的結晶溫度比較低。一旦糖類在松樹體內來不及發生化學生物反應,它就會形成結晶體。我們都知道松樹體表有很多氣孔,這導致松樹體內的液態糖類結晶後會順著氣孔排出體外。
也因為松針是形成光合作用的關鍵部位,因此松糖大多集中在那裡。”
有理有據,劉軍浩聽了覺得還真是這麼回事兒。不過一想到松糖的最終狀態是松脂,他就有些害怕,趕忙問道:“那……這松糖能吃不?”
“照你剛才的說法應該沒問題,畢竟也松脂可以服用,書上不是記載過嗎,藥王孫思邈對松樹情有獨鍾,還創立了‘服松子法、服松葉法、服松脂法’等自然養生方法,他最後活了一百四十多歲。”趙教授以前蒐集過這類養生之道,因此對松脂相當熟悉。
“那我要多弄一點”一聽說可以養生,老王來了興致,非要讓劉軍浩到樹上給他搖晃松糖。
無奈,劉軍浩只得再次上樹,而趙教授兩人則在下邊忙乎。
三個人忙乎大半個小時,最後收集到一大捧松糖。
回到家裡,弄了幾粒松糖丟入開水中,頓時一股淡淡的松香飄出,沁人心脾。
劉軍浩沒嚐出什麼,只覺得比自家的土蜂蜜差遠了。反倒是趙教授喝過後一個勁兒的開口稱讚“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似乎真的品出點意境。
王老爺子喝了兩杯茶後,又開始像寶貝一樣擺弄剛才撿的那些小石頭,說是等過些日子回家放在魚缸裡。
“你們看著這石頭上的圖案像什麼?”他突然挑起一塊石頭放在桌子上讓兩人賞玩。
“饅頭……要不就是燒餅?”趙老爺子平時自詡雅人,結果一出口全是吃的。
“蘿蔔?”劉軍浩也在後邊跟了一句。那石頭圓潤如玉,上邊一大片白白淨淨,唯一的圖案就是中間有一個類似橢圓的痕跡。橢圓上邊透著幾縷淡青色,猛然看上去還真有幾分像帶纓的白蘿蔔。
“你們……都是什麼眼神,一點欣賞水平都沒有”老王帶著很是鄙視的表情看著趙教授。
趙老爺子難得的臉紅一次,又仔細對著石頭看了看,小聲叫道:“莫不是桃子……上邊這些是桃葉?”
“給我拿過來”老王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把石頭奪到自己手中,“這是一幅活生生的太白醉酒圖!”
“啥?”劉軍浩原本以為說成蘿蔔就算想象力夠豐富了,沒有想到他老人家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呀。
太白醉酒,李太白到底在什麼地方?他又湊上前看了一遍,覺得還是像蘿蔔。
偷偷瞄了趙教授一眼,發現他也沒看出來。
“你看看這橢圓,不正是一個大酒缸嘛。還有這片,那是李白的鬍子,捻鬚醉酒,何等自在……”
劉軍浩這邊只剩下點頭的份兒了,為了表示自己不那麼無知,他的腦袋點的像小雞啄米一般。
“對,對。你看著這酒缸……那叫一個大”趙教授也隨聲瞎附和。
“還有這個石頭,你們看……”王老爺子越看興趣越足,又挑出一塊石頭。
玩賞奇石,在意不在形,只有浸入其中才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