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2/4 頁)
地裡的蚯蚓翻出來不少。一些大膽的黃鱔紛紛在水池中攢動,不住的撲食著。
“這地塊種啥,要不咱們栽上油菜吧?等春天油菜開花兒,正好可以養土蜂子。”張倩覺得那地閒著有點刺眼,就開口建議到。
她的算盤打得很好,想一舉兩得呢。
“現在天氣太冷,種油菜晚了。”沒等劉軍浩開口,趙教授跟著插了一句話。
“油菜不是抗凍嗎,我前天還聽六嬸子油菜到春上也能種呢。”
汗,劉軍浩聽的相當不好意思,老婆太想當然了點。油菜是抗凍,可是那也是在長出葉子之後呀。這天氣,種子肯定不會發芽,種在土裡純白瞎。
至於六嬸子說的油菜,那叫春油菜,是春種秋收的,很不划算。一般農家只有地塊荒了,趕不上種別的農作物的時候才會考慮。
看來還是要給老婆普及一些種莊稼的基本常識,不然一出口淨鬧笑話。
聽了他的解釋,張倩仍然有些不甘心的問道:“那咱們這地種啥,總不能一直荒著吧?”
“現在……啥也種不成,要種的話就能栽些洋蔥頭”劉軍浩想了想,最後只能搖頭。雖然有泉水滋養,可是天氣卻太冷了點,種上一般的作物根本過不了冬。
張倩見油菜種不成,又思索著曬一些地瓜幹來。
劉軍浩以為她要曬生地瓜幹,因此沒怎麼在意,任由老婆自由發揮。
生地瓜幹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只要用紅薯擦子把洗乾淨的紅薯擦成薄片,放在太陽下晾曬就可以。
等地瓜幹曬乾,直接裝入麻袋儲存,只要不受潮,一直放到明年夏天都不會壞。
小時候,劉軍浩倒是曬過幾次地瓜幹,那時不單單他家,幾乎每家都要曬上幾麻袋地瓜幹。每到冬秋季節,麥地裡擺的白花花一片,煞是好看。
生地瓜幹在外邊晾曬幾天,就附上了一層白色的粉末,這個時候不管是蒸著吃還是下鍋,都別有滋味,特別麵糊兒。
有幾年沒吃這東西,現在想起來劉軍浩真有幾分懷念,沒曾想他開口問了一句,老婆竟然要曬熟地瓜幹,還說要去跟劉五奶學。
他趕忙打消了張倩的念頭,熟地瓜幹可不是鬧著玩的,做起來特別費事。首先是要把紅薯慢慢放在鍋裡邊煮到半熟,然後切成片晾曬。有的甚至還要等曬到半乾後繼續放入鍋中蒸煮,接著再次晾曬。
而劉五奶做的那種更復雜,需要把紅薯貼在鍋裡邊熬煮,一直熬到出紅薯糖為止。整個過程火候和時間很重要,火太大了,鍋裡的水燒乾,紅薯容易烤糊。火太小,成煮紅薯了,雖然也可以做地瓜幹,可是吃起來沒啥滋味。
不過如果做好的話,那地瓜幹極有彈性,嚼起來像口香糖一樣勁道持久,香甜可口。
聽了他的形容,張倩卻是更加來了勁頭,說是想吃好地瓜幹,就得下功夫。
看老婆勁頭十足,劉軍浩沒再打擊,到時候真的不行,自己在旁邊幫襯著。
不過他心中挺奇怪的,老婆那來那麼大的勁頭?等晚上做飯的時候問了一下,才知道人家想著生意呢。
“這地瓜幹很好吃,而且容易運輸,咱們完全可以放在網店上賣呀……”
得,啥時候張倩也泡到錢眼裡了?不過這個建議確實不錯,地裡收那麼多紅薯,是要想辦法賣一些出去。
等春上的時候,因為季節原因,紅薯很多都出芽變壞了,根本不能吃。
這麼算算,也就剩下個把月吃紅薯的時間……除非他和趙教授兩家可勁兒吃,否則還真吃不完。
吃過飯,劉軍浩上網一查,賣地瓜乾的真不少,而且銷量都不錯。
“你看,就這個,人家三十天銷售了八百多件,那就是四百多斤,三千多塊呢,快抵上咱家賣黃鱔了。”看老公要把網頁關掉,張倩趕忙指著螢幕說道。
劉軍浩這才仔細翻看產品圖片,貌似圖片很一般化呀,地瓜幹真有這麼好賣?
“咱家的紅薯吃著脆甜、而且顏色周正,肯定能賣上價格。”張倩說的倒是實話,遠的不提,單是地裡結紅薯開始,那群熊孩子有事沒事就老往後院跑。
尤其是毛孩子,每次來必然從家裡拿一個大紅薯過來,到院裡把手中的紅薯往石板上一扔,然後去後院扒。
劉軍浩問起的時候,他還振振有詞,“咱們換著吃。”
拿白紅薯換甜紅薯,這傢伙跟他老子一樣,不是個虧本的主兒。
劉軍奇當初懶省事,不想往地裡剪秧,就到街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