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2/4 頁)
了,那點工資他也沒放在眼中,真缺錢的話多賣幾斤黃鱔就什麼都有了,何必因為這個惹人閒話呢。
“誰敢說,能說啥,誰要是有怪話讓他來做這個宣傳員,看有沒有你做得好。”劉廣聚一瞪眼,爆發出幾分“官威”。
“我說廣聚叔呀,我真不缺這幾個錢,我這麼賣力的宣傳也是有私心的,村裡來的遊客越多,我這黃鱔就賣的越多不是……”劉軍浩好說歹說,總算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你這熊孩子,給錢都不要,嫌錢扎手呀?”劉廣聚見他執意如此,也只能暫時撇開這個話題。接著他又開口問道:“小浩,我最近一直琢磨著在咱們村東頭開闢一片農夫果園,你給我合計合計,這事兒可辦不?”村裡的日子越過越好,劉廣聚的腰桿也愈發挺直,腦海中各種關於致富的奇思妙想也如噴泉一樣滔滔不絕地朝外湧。
“農夫果園……啥意思?”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芝麻掉針眼
第三百一十章 芝麻掉針眼
“農夫果園……啥意思?”劉軍浩疑惑的問道。聽劉廣聚話裡透露出的意思,他似乎將要下很大一盤棋。
“這和最初那個租地給城裡人中的思想一樣,都是讓遊客吃開心、玩舒服的同時能夠自己動手體驗一把勞動的樂趣。那個是‘農夫山泉有點甜’,這個是‘農夫山泉有果園’”劉廣聚簡單解釋了一句,又扭頭說道:“你這裡有紙和筆沒有?”
“有,悟空,去把紙和筆拿過來。”劉軍浩對著猴子的腦瓜拍了一下,這傢伙立刻竄到屋裡邊,不一會兒將東西取出。
“都說你家養的東西聰明,這次我算是真的信了。”看到這麼機靈的傢伙,劉廣聚也忍不住讚歎一聲。
“呵呵,都是訓練出來的,你繼續說。”劉軍浩自謙一句,示意他繼續說。
“你看,我準備把這村頭這十幾畝私有地重新回收到村裡邊。”
私有地,單聽這個詞語就知道帶有濃厚的時代烙印。一九七八年小崗村的十幾戶農民摁下手印,私下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從那以後,中國的大地上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包產到戶高潮。當時因為政策的原因,各地進展的程度並不統一。青山鎮這裡的領導比較保守,當時並不敢一下子把土地分給個人,而是採取了兩步走方式推動。第一步是先給每家每戶劃分兩分土地讓他們自己種植。不用交公糧,這地當時就叫私有地。
後來政策穩定下來,土地大部分鬥分給了個人。不過第一批土地的名字卻沒有發生改變,一直沿用私有地這個稱呼。
再後來鎮裡沒了私有地這個政策,村裡邊就想重新把地收上來。不過村民都表示反對,因為當時的農業稅、提留款等等雜七雜八的稅特別重,而這私有地不用交公糧,誰樂意把地讓出。因為牽扯利益比較大,也因此,這事兒一拖再拖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現在種地本身就不要錢,每畝地還有補助,收回私有地的阻力應該減小許多,劉廣聚計劃著將這些地收回另作他用。
“村裡人答應嗎?”劉軍浩倒是無所謂,反正他家的地塊一直在閒著,收回到村裡也沒什麼損失。其他人家不一樣,種了幾十年的地突然收回,肯定要吵鬧呢。
“這個收回不同於一般的收回”劉廣聚玩起了繞口令,“把這地塊當成股份,用來組建農夫果園。”
“嗯,好像不錯,我覺得有搞頭。”劉軍浩現在完全明白所謂的農夫果園到底是怎麼回事,就是將那塊地規劃成果園,然後讓遊客認領裡邊的果樹。遊客來劉家溝遊玩的時候可以給果樹澆澆水,施施肥,等果子成熟的時候自己摘。
“你也覺得這主意不錯,那我過兩天喊村裡人商量一下,讓他們秋季收過莊稼別種小麥了。等明年春上統一栽種果樹。”
將劉廣聚送走,劉軍浩又坐在院裡休息起來。前幾天上山累的確實不輕,這都快一個星期還沒有恢復過來,幹什麼事情都沒有力氣。他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病了。
把這個推測給老婆一說,張倩直呼他太矯情,肯定是歇出來的毛病,讓他沒事多在後院幹些農活,用不了幾天肯定能把這病治好。
老婆說的好像有點道理,自己這毛病還真是歇出來,的確應該加強鍛鍊。有段時間沒騎赤兔,現在將這傢伙趕出去溜一轉。
還沒等他起身,毛孩子的聲音已經從門外傳來:“小浩叔,我們給你家八哥送螞蚱來了。”這幾個熊孩子現在每天放學準時過來報道,每次手中都捉了不少老扁擔。今天是星期天,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