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大部分人對我們家都十分敵視,如果六郎不努力認真的話,將來只怕在朝堂上就沒有一席之地了,更何況……他不努力認真怎麼能夠幫到你?”
李恪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心裡卻十分嘲笑:開什麼玩笑,朝堂上有楊氏的敵人沒錯,但是這年頭當官的更多是世家子弟,這些人以往跟楊氏都是有姻親關係的,對於楊氏的下場,這些人說不定也是十分唏噓。
有死敵是肯定的,然而李愔自姓李,這年頭孩子怎麼樣更多是看父系,母系縱然重要也有限。
更何況李恪不需要任何幫手,他只想要不拖後腿可以了,現在想想如果楊淑妃掛掉了,那麼依照他和李愔的年紀必然是會被交給長孫皇后撫養的。
一個皇后養母和一個前朝公主生母,選哪個對自己更有利簡直是想都不用想。
楊淑妃一點都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李恪給標記了死亡符號,只是慶幸李恪人小單純,否則她這番說辭還真的很難說動對方。
楊淑妃滿意的離開之後,李恪就開始盤算著怎麼弄死楊淑妃還要把自己給摘出去,不過首先他要先應付李世民。
是的,今天一天不見他,李世民就直接讓人把他叫過去了,李恪心裡還是得意的,哥走到哪裡果然都能混的不錯,原本李世民對三兒子可是並不待見的,只不過是表面上裝出一副慈父的樣子而已。
李恪跟著從安的徒弟璜替一路安安靜靜的往立政殿走,他就知道李世民肯定不會真的覺得他生病了。
到了立政殿之後長孫皇后也在那裡,她在看到李恪那張包子臉上無法掩蓋的血痕之後就有些驚訝的問道:“三郎,你這臉是怎麼回事?”
李恪偷偷看了一眼李世民,發現李世民臉上淡淡的看不出什麼表情,就低頭說道:“回皇后殿下,沒……沒什麼的,是昨天我不小心打碎了茶盞,被飛瓷劃到的。”
李恪沒有愚蠢的說是跌倒劃傷的,這樣就看不出他是誠心誠意為楊淑妃隱瞞了,是的,他是想給楊淑妃挖坑但是挖坑之前要先把自己摘出去才行。
李世民直接問道:“你最近都在讀什麼書?”
李恪報了幾個書名之後,李世民又問道:“有不懂的地方嗎?誰給你解答的?”
沒有,可惜李恪不能這麼說,只是說道:“唔,有一些會請教阿翁,也會找大兄詢問。”
李恪裝成不太明白李世民問題的樣子,卻依舊老實解答了。李世民心裡就有數了,在李恪這個年紀,正是由母親教導的時候,李世民的後宮就沒有不學無術的女人,楊淑妃好歹是前朝公主,教導這個年紀的男孩子一些文史還是夠用的。
可是在李恪的嘴裡,李世民就沒聽到楊淑妃有教導他,當然這也和長孫皇后那裡得到的訊息是差不多。
李世民溫言撫慰了李恪半晌,然後又考校了一下他的功課,欣喜的發現自己的兒子自學都能成才,心裡就越發重視李恪,於是一高興就順便賞賜給了李恪許多吃的——是的,李世民就是這麼實惠。
李恪帶著一堆賞賜走了之後,心裡開始琢磨著,該找時間出宮去見見蕭氏了。
第29章
李恪如果想要依靠自己弄死楊淑妃,或者徹底讓她老實別給自己造成威脅是不太容易的,但是他還有可操作的餘地,比如說蕭氏。
蕭氏是楊淑妃的嫡母,哪怕楊淑妃嫁了她對楊淑妃也是有很大的處置權利的,而且李恪相信蕭氏肯定會有辦法。
這年頭的皇子出宮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上報一聲,家長同意了就可以出去了,而這個同意並不需要楊淑妃,而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同意就可以。
李恪帶著安平溜溜達達的出了宮就直奔興道里,楊政道在看到李恪來的時候很是開心,李恪想要哄誰那真是一鬨一個準,楊政道這種缺愛的孩子他想勾搭過來簡直再容易不過了。
楊政道跟蕭氏相依為命,蕭氏對他管教並不是很多,畢竟楊政道這一輩子的道路幾乎可以預見了,再沒什麼上升的餘地,除非聖人需要用他來彰顯自己仁慈的時候才會把他拎出來給他加上那麼一點可有可無的勳職。
楊政道父母雙亡也不可謂是不遺憾,最主要的是自家也沒有兄弟姐妹,李恪……呃,李恪的身份很複雜,他倒也能跟李恪玩的來,可惜李恪很少出宮。
“三郎來了?咦?姑母怎麼沒來?”
“阿姨在宮裡照看六郎,我就出來看看外婆和你,最近怎麼樣?”
楊政道臉上微微有些黯然:“也就那樣吧。”
李恪裝作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