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術味濃的單一行業型協會,商協的包容性更高,涉及的範圍更廣,進入商協後的種種便利讓很多商人對它趨之若鶩。
除了那幾個一般人爭不來的核心成員位置,普通商協成員名額也是香餑餑,有時甚至是幾千個人爭一個名額!像傅徵天這麼年輕的人照理說是沒指望的,可傅徵天一向都不屬於“常理之內”,硬是在今年下半年遞交了申請。
這次他回首都就是接受商協最高理事處的最後一次稽核。
至於寧向朗為什麼要一起去,那是因為他被傅徵天抓了壯丁,全程跟進了傅徵天的入會課題。
傅徵天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為你以後的入會申請攢經驗。”
寧向朗哪會相信他的鬼話?
這傢伙分明是嫌一個人搞這麼沒挑戰性的東西實在悶得慌!
寧向朗快速解決掉早餐跟傅徵天出門。
然而走到商協最高理事處大門前時,他們卻意外地跟一夥人不期而遇。
所謂冤家路窄,說的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寧向朗昨天才在古玩交流會上捅破了那個仿燒的假梅瓶,今天居然就碰上了那個仿燒梅瓶的正主兒——他的前任“師兄”張著!
如果他沒認錯的話,張著身邊那個看起來溫文爾雅的中年男人就是“曾經”慫恿楚建彬毀掉胡家灣的楚秉和!
到底是真正去放火的人可恨,還是遞上火把的人可恨?
大概是都可恨!
寧向朗在心裡冷笑,面上卻沒有表露分毫。眼看兩邊就要碰上了,寧向朗一步邁了出去,微笑著打招呼:“張師兄,好久不見了——哦,不對,現在好像不能叫師兄了,真是可惜了,‘張先生’。”
33第三十三章 :爺孫
張著跟著朱老的時間比寧向朗要久;年紀也比寧向朗大上一截;聽到寧向朗喊出“張先生”三個字後他臉色一白。
但張著很快就恢復自如。
寧向朗確實很有天賦,入門沒多久朱老就對他另眼相看;還高興地向老友們引見寧向朗。
這是他們這些“師兄”都沒有的待遇。
如果沒有寧向朗出現,張著對朱老的感情是很深的;深得把朱老當成親生父親來對待。偏偏來了個寧向朗,輕而易舉就獲得了朱老的喜愛;張著怎麼都咽不下這口氣!再說了;他已經快三十了;蹉跎了那麼久,為自己打算一下有什麼不對……
張著也擠出了一絲微笑:“小朗,你也來首都了?”
寧向朗不打算跟張著多說;他點點頭,然後轉向張著旁邊的楚秉和禮貌地問好:“楚先生,你好,久仰了。”
楚秉和昨晚跟兒子楚應昆交談之後已經去調查過寧向朗的來歷。
如果楚建彬跟他養父母關係還在的話,這小子居然是那個廢物的“侄子”!
據張著所說,這傢伙的外公掌著胡家灣升龍窯,這些年胡家灣這顆西北“明珠”大放異彩,都快跟西北李家並駕齊驅了!而且這小子師從朱老,又跟很多老傢伙往來甚密,實在非常了不得。
楚秉和不算太擔心,光憑楚建彬回楚家那麼多年都沒提起過他大哥和這個侄兒,他就可以確定寧向朗一家跟楚建彬的關係並不親近。
再說了,寧向朗的父親寧安國沒有半點背景,卻能跟傅家走得那麼近,而且還握住了半個西北第一機械廠,怎麼看都是個懂得權衡時勢的人——絕對看得出楚建彬那個廢物不能多往來。
楚秉和是個聰明人,他不會輕易為自己樹敵。
於是楚秉和笑了起來,毫不吝嗇地誇道:“你就是小朗吧?昨天應昆回來後還跟我說起過你,這麼小的年紀就有那種眼力,真是了不起。”
寧向朗見張著僵著臉在一邊,絲毫不懷疑張著把自己的老底全倒給楚秉和了。
他跟楚秉和一樣毫不擔心,因為如果他知道楚秉和比誰都不希望他父親回楚家,要不然當初楚秉和在得知真相後就不會叫人慫恿楚建彬燒起那把火。
現在的胡家灣已經不是一把火可以毀掉的胡家灣了,他父親的事業也如日中天,這時候的楚秉和要是知道了真相,只會比誰都瞞得更緊!
更何況張著根本就不知道那一切。
寧向朗也朝楚秉和露出笑臉:“哪有什麼了不起的,都是師父他們教得好。”他瞅著張著,意有所指地勸告,“毒蛇既然能咬人一次,當然就能咬人第二次,楚先生您還是要小心啊。”
張著怒目而視。
楚秉和倒是笑呵呵地說:“用人不疑,疑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