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2/4 頁)
數萬。
這位娘娘對吃挑剔,自己開飯館,自己培養果園,大力推行農業,研究各種番薯、玉米食用方法。從宮中推行到民間,消除百姓的牴觸心理。
連宮中娘娘都吃這些食物,說明這些食物沒問題,而且味道應該很不錯?
正因為衛芊活用自身作為宣傳,所以芒果、番薯、菠蘿、椰子等物很快風靡貴族之間,然後傳入百姓家中。
聽說椰子奶美容?買買買!各大家族夫人貴女們紛紛高價購買。只求能維繫衛芊那種不老容顏。
聽說芒果冰飲是夏季時尚?做做做!各家夫人命人購買芒果冰塊,自己在家學習做法。
衛芊一人藉助宮中便利推動貴女們的時尚風氣。將時尚跟自己的果園果品合在一起,果園生意火爆。
另外,如今衛芊快三十的人,居然一點不顯老。各家夫人深深懷疑這跟衛芊的飲食有關。已經有不少誥命明裡暗裡入宮打探衛芊的菜譜。
看這機會,衛芊又專門寫書編纂《梅妃食譜》。而長安城中已經有幾家食館明目張膽拿“梅妃”做噱頭。當然,這些食館背後就是衛芊開的。
如果說古蓁蓁以“工業”而名揚後世,文妃以女學教化而美譽文林,杜悠以醫術在杏林深深留下一筆。那麼梅妃除卻在政治上的影響外,另一個最大影響就是吃。
民以食為天,衛芊推動農業,發展果園,建立食館,大大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而且素質教化,逐漸將飲食忌諱傳入民間,編成歌謠傳唱。
長安城隨便找個年輕點的女人,都能說上幾個飲食忌諱。
“嫂子年紀大了,這些寒宮之物千萬別多吃。專心調養身子誕下龍子才是正經事。”
“怕什麼。”衛芊毫不在意所謂“大寒之物”,這些東西哪裡能傷她的身子?
“洗手蟹我專門讓人先蒸熟後再用冰降溫,然後才潑上麻油香料,不會太傷身子。至於這道清蒸蟹,我撒了紫蘇葉解除寒性,你大可放心。至於量上,飯後再喝一碗薑湯壓壓寒氣即可。”
見狀,頤和公主小心翼翼拿起一個橙盅嚐了嚐。
衛芊處的飯菜不用懷疑,國中手藝最高的那幾位廚子都在這裡。《梅妃食譜》已經從宮中傳到宮外。
“再嚐嚐我的籤卷。”衛芊笑眯眯給頤和公主佈菜。
籤卷,指的是籤菜。並非那種用竹籤串起來的肉串。而是以竹籤為簾,用蛋為餅捲上蟹鉗肉、細芹、甘荀丁等物,慢慢切開成蛋卷形,和東瀛壽司類似。
頤和公主略略夾了兩筷子,覺得味道不錯又繼續吃了幾塊。
“你若覺得好,回頭我讓你給你帶回去幾盒,你跟英兒慢慢吃。”
這時,紅椿已經將各家送來的卷案記錄。
衛芊大張旗鼓挑選太子妃,讓各家夫人太太選擇合適人選。
“此乃國事,本宮久居深宮不辨是非,各家誥命皆可從賢而舉,不限人數。”
每家太太舉薦的人,都讓紅椿列在一起,其中不乏重複之人。
瞧衛芊舉動,頤和公主疑惑問:“早年我在宮中觀看娘娘們挑卷,無非從身家、面容、品行來看。嫂子這是……”
衛芊略略掃了一遍,指著其中某個人名:“你瞧瞧,這劉大學士家的女兒讓十二家誥命分別舉薦,足見劉家勢力和人脈。”
讓紅椿記下,然後衛芊繼續翻看其他人家的舉薦。除卻多家舉薦同一人,也把每一家舉薦的不同人之間理清關係網。
“太子妃是未來皇后,牽動各家利益。各家挑人,自然先從本家找。自家無人,擇親眷之家,其後擇盟友之家。”衛芊悠悠道:“如今單從這些人送來名單就可看出各家勢力。”
管中窺豹,嫂子這是在梳理朝中利益關係?
頤和公主見女子算計關係網,暗暗凜然。如今太子漸大,司徒昀又不在宮中,衛芊不好出面探問朝政。但憑藉誥命們送來的這些太子妃候選資料,就可讓衛芊把握各家政治傾向以及人脈關係網。
“到底是跟皇兄一起從當年局面中走下來的人呢。”頤和公主心中複雜。在自家父皇還在世的情況下,司徒昀和衛芊低首垂眉小心在太上皇身邊侍奉。
從中,二人都學到很多治國之術。衛芊和司徒昀同出一源,風格上也很類似。
“這種假借其他名義來收集情報的風格跟皇兄簡直雷同。接下來,應該就是從這些人中剷除異己了?”
這是司徒昀最常乾的事情。
衛芊在文案上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