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呵呵,這麼說吾兒非真命天子?”唐太宗凝神打量李泰,嘴角的笑意更是意味深長,“你就不擔心朕,錯殺無辜,有愧蒼天?”
不!恐懼宛如驚雷般閃過李泰眼瞳。玥月不能死!“李君羨。”李泰昂頭脫口而出。
“當真?”唐太宗撥弄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半眯著眼悠閒笑道。
唐太宗逼他肯定女主武王為李君羨,到底何意?李泰來不及深思,為保玥月平安,他只得硬著頭皮對應:“自古女內男外,何來女帝?更何況李將軍官居要職,手握重兵……”李泰的話宛如利劍,直入唐太宗心坎。
“依泰兒所言,此人不得不防……為絕後患,應除之?”唐太宗話語緩慢,姿態慵懶,偏字字無不借李泰之言,透露殺戮之意。
“不。”李君羨對大唐的衷心,誰人不曉?而承乾誠心悔過的時間,又與《秘記》廣泛流傳的時間甚為接近。
當年漢高祖可借斬白蛇,自稱赤帝子起義。承乾有怎不能,借《秘記》除李君羨,而東山再起?唐太宗被《秘記》蒙了眼,他可不能遂了承乾的心願。
“不?”唐太宗半眯的眸子,徒然大亮。
見此狀,李泰暗惱自己的魯莽,眼珠一轉,連忙挺直腰,抬起腦袋解釋,“父皇乃千古明君,賞罰分明,而李君羨戰功赫赫,為人謹慎,貿然除之恐難平眾人之口,當然,明處難除,亦可暗中誅之。但,李君羨武藝高強,若失手,恐玷汙父皇一世英名,兒認為,此人可調,可貶,不可殺。”
李君羨乃開國功臣,貿然殺之容易落下兔死狗烹的千古話柄,此計是下下策的下策。
調職?李君羨為左武衛將軍,將其從宣武門調離?他又能將李君羨安置何處?駐守邊關?不,遠離京城更容易讓其手握兵權勢力壯大。
貶官?他的確可找藉口,將李君羨貶官賜予閒職調離京城,待眾人將其淡忘之時,在尋其過失,公然處決。。。。。。此為上策。
可李君羨為人謹慎,淡薄富貴名利,素有軍中聖人之稱,他又哪有藉口,將其玄武門的軍職貶去?
看著眼前的李君羨,唐太宗心生一計,“我累了,維護李氏江山的重責交由吾兒,按照你想的做吧,三日內,我等著吾兒的好訊息。”
此刻他應斬釘截鐵回答“諾”,可他腦海中偏浮現玥月絕望的模樣,貶李君羨簡單,殺李君羨也簡單,但玥月知道一切由他策劃,恐怕她會恨他一輩子。
他不想讓她恨!心頭一酸,“諾”字出口那刻,竟變成猶豫不決的“我。。。。。。”
待他頃刻間回神之時,唐太宗已揮手嘆氣,“你先出去吧!將乾兒喚進來。”這個平日裡表現的最像他的兒子,在大事面前優柔寡斷。。。。。。他如何能安心將天下交託給他?
機會稍縱即逝!此刻他才知曉唐太宗此番召見用意何在,唐太宗是要試探他的膽識河果斷。
可惜,剛才的一瞬間,他忘卻他是魏王,而非花前月下的李泰,哎——真遂了承乾東山再起的心願,玥月啊,玥月,她果然不是他的福星,而是張亮口中的紅顏禍水!
“諾。”李泰十指暗暗緊攥,不甘心地低頭行禮退下,一路發誓此番營救出玥月後,必定恩情兩清,日後在不可因紅顏誤事。
“四哥,父皇怎會召太子覲見?”殿外守護的高陽,見李泰出殿忙迎上詢問。
“商議女主武王的事情。”李泰努力露出抹毫不在意的微笑。
“父皇沒和你商議嗎?”李治揪住李泰笑容中細微的牽強,焦急地上前詢問。
“商議未果。”李泰臉上的笑容更深。
“難道父皇想同殺三人?”一股冰涼從李治頭頂灌下。
“不會吧!四哥,你快講講,進殿後父皇到底和你講了些什麼?”高陽焦急地拽著李泰的衣袖。
她雖與玥月和媚娘相交時間甚短,但玥月新奇的思想,武才人直爽的性情,深深烙印在她心頭,她甚至覺得與她那些心存目的,空有血緣的姐妹相比,真心待人的玥月和媚娘更像是她的姐妹。
“別急。”李泰壓住心中莫名的慌亂,不緊不慢地道出殿中所有遭遇。
“糊塗啊!”李泰話語剛落,李治猛跺腳,毫不顧忌地指著李泰譏諷,“真是聖人魏王,左思右想皆是如何揣摩聖意,明月算是瞎了眼,愛上你這種利益燻心的人,不就是一個左武衛將軍嗎?父皇要你貶他,你就貶啊,要你殺他,你就殺啊!父皇估計怕在他千古一帝的名聲上落下汙跡,你不過是魏王,難道也怕嗎?不過,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